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实验室工作 > 实验教学改革

点赞!佛山市11位教师获评“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24-12-10 15:03

       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推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2024年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日前圆满结束。该活动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提供专业支持的一项重要活动,以《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年版)》为依据,设置学科有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数学、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旨在推动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发展,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创新人才。

       本届活动吸引了全国32个省市的广泛参与,经过省级遴选,佛山市共有7个省一等奖案例获省推荐参加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最终5个说课案例的11位参赛教师成功获评“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成绩位居全省前列。该荣誉不仅是对教师个人实验教学能力和创新实践精神的鼓励,更是对佛山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和实验实践教学工作的肯定与激励。


图1.png

佛山市获奖案例和教师


图2.jpg

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获奖证书(样例)


       下一步,佛山市将以创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为突破口,继续加强对实验教学和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探索和实践,为教师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有力支持,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师资人才,奋力推进佛山市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下面一起来了解,这5个实验教学说课案例↓↓↓


       顺德区西山小学清晖学校

       说课教师:朱胤安

       参与人员:林美珍、曾紫莹

       实验名称:杠杆的秘密


图3.jpg

       在此次全国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顺德区西山小学清晖学校朱胤安、林美珍和曾紫莹老师的课例《杠杆的秘密》,将研究杠杆是否省力的问题放在“跷跷板”中解决,创新的实验融入了数字化探究设备,让实验探究像游戏一般有趣又容易理解。



       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

       说课教师:吴伟岳

       参与人员:周东营、陈芷晴

       实验名称: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图4.png

       此次说课活动中,南海实验中学物理科组的吴伟岳、周东营和陈芷晴老师在同科组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自制了两套创新教具:用于课前引入的“无电”发光圈和用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电磁感应演示器”。在课例《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中,吴伟岳老师用高亮度的激光矩阵模拟磁感线,配合雾化器喷雾显示光路,将磁感线具象化,并且把“切割”磁感线的过程可视化,从而突破本实验中最大的难点,便于学生理解。



       高明区第一中学附属初中

       说课教师:区嘉华

       参与人员:王雪芳

       实验名称:基于碳中和背景下二氧化碳性质探究一体化实验


图5.jpg

       区嘉华和王雪芳老师敏锐地捕捉到碳中和这一时代命题,并将其融入到实验教学中。说课作品《基于碳中和背景下二氧化碳性质探究一体化实验》把二氧化碳性质探究和模拟温室效应实验整合一体化,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碳中和问题。这一教学模式不仅展现了科学教育的魅力,还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深度,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跨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南海区桂城街道映月中学

       说课教师:黄春花

       实验名称:探究蚂蚁的行为


图6.png

       黄春花老师的课例《探究蚂蚁的行为》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及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突破教材思路,融合“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和“探究蚂蚁的通讯”两个实验,原创五通管和三通管,创设4个阶梯式上升的探究活动,结合资料分析,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蚂蚁的行为。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发展了数学建模等科学思维,培养了批判性和创新性等高阶思维方式,提升了探究实践的核心素养。



       南海区石门中学

       说课教师:芦珊

       参与人员:刘丽娜

       实验名称: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


图7.png

       《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而PCR则重在理论到实践的转换,但学生对PCR缺乏感性认识,并且对于实验仪器的使用存在一定困难。芦珊和刘丽娜老师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PCR反应的原理,掌握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认同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价值,运用数学方法探究生物学问题,提高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对因子变量的探究,不仅熟悉了实验原理和器材,更加激发了对科研的浓烈的热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