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中使用的化学实验室存放有各类的易燃、易爆、氧化、剧毒和贵重药品、仪器设备,在保管和实验使用过程,稍有不慎,即能引起事故,严重者会造成在人身伤害。随着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开展,一方面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增强了学校对开展实验教学的意识,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实验室的使用和实验操作过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此,在化学实验操作考查过程中,除了要实现考查目标的同时,还必须保障实验操作中师生的安全,做好事故发生后补救和善后工作,确保实验室在发生事故后,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处置,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为了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安全事故的危害,确保实验室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订《杨和中学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具体预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机构
1、成立化学实验考查工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梁泳初
副组长:梁建波
成 员: 梁庆江、刘卫明、方莉、夏淑敏、翁秀荣、赵镜文、杜桂文
2、责任分工
组 长:负责全面指挥,及时有效地解决突发事件;
副组长:建立预防措施,负责调查及组织工作
小组成员;负责学生应急教育,保护、疏散学生工作;
二、应急原则
1、先救治,后处理
2、先制止,后教育
3、先处理,后报告
三、组织实施
监考员、实验员是实验考查安全应急工作人员,是应急现场的第一责任人,要具备对安全事件可能出现的预见性和防控性,同时必须熟识安全事件处理的常识,在安全事件出现时,监考员、实验员要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按照应急原则实施相关的应急处理,考查工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要根据事件情况作出是否需要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的正确判断,考场办公室要对安全事件作相关的记录。
四、注意事项
1、化学实验物品要存放、摆放规范;化学防护设施、设备完善。
2、学生实验操作之前,要清楚实验操作要求及正确的操作程序。
3、存在危险性的物品使用时要向学生重点强调注意事项,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五、具体应急预案
(一) 酒精灯的使用不当导致酒精撒漏,引起火灾。
处理方式:先用湿布铺盖,或就近用沙、灭火器处理。
(二)碱、酸、盐液的使用不当,会造成危害。
1、 眼睛以外的身体各部位的处理方式:冲洗时必须立足于现场条件,可用消毒液和药水、凉开水、自来水等应急,冲洗需要反复而彻底地进行,具体要求如下:要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鞋袜,随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15-20分钟。有条件时边冲洗边用PH试纸不断测定创面的酸碱度,一直冲洗到中性(PH=7)。
2、酸性灼伤可用清水或2%的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溶液冲洗;碱性灼伤可用2%醋酸溶液或2%的硼酸溶液冲洗,冲洗后涂上油膏,并将伤口扎好。重者送医院诊治。
3、试剂溅入眼的处理方式:任何情况下都要先洗涤,急救后送医院治疗。洗涤时可采用以下方法:(1)立即睁开眼睛,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边冲洗边转动眼球,但冲洗时水流不宜正对角膜方向,冲洗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5分钟。(2)若无冲洗设备或无他人协助冲洗时,可将头浸入脸盆或水桶中。努力睁大眼睛(或用手拉开眼皮),浸泡十几分钟,同样可达到冲洗的目的。(3)若是固体化学物质落入眼内,应及时取出,以免继续发生化学作用;若是碎玻璃,应先用镊子移去碎块,或在盆里用水洗,切忌用手揉眼睛。
(三)加热过程不当,易引起试管破裂等而造成割伤或烫伤烧伤。
1、割伤急救处理方式用消毒棉棍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小心取出伤口中的玻璃或固体物,然后将红药水涂在伤口的创面上。若伤口较脏可用3%双氧水擦洗或用碘酒涂在伤口的周围。但要注意,不要将红药水与磺酒同时使用,伤口消毒后再用消炎粉敷上,并加以包扎。若伤口比较严重,出血较多时,可在伤口上部扎上止血带,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口,立即送医院治疗。
2、烫伤和烧伤的急救轻度的烫伤或烧伤,可用药棉棍浸90-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高锰酸钾溶液擦伤处至皮肤变为棕色,然后涂上罐油或烫伤药膏。较严重的烫伤或烧伤,不要弄破水泡,以防感染。要用消毒纰漏布轻轻包扎伤处立即送医院治疗。
化学实验考查一般伤害事故必须在现场进行急救,切忌未经任何处理就送医院;实验室应备有急救箱,内置一些常用药品及医疗器械。对学生进行急救和处理后,视受伤情况再送医院和上报领导。
考场校医室电话:88801570 应急安全办公室电话:88806288
佛山市高明区杨和中学考场
2013 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