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小学图书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1-01-06 15:29
 
佛山市顺德区叶霖佳小学  黄惠玲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面对知识激增的挑战,学校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习者教授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学习者培养成为一个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亦即具备独立进行搜集、加工、处理、利用、评价信息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校图书室越来越为学生们关注、关心。可是,在一些小学里,图书室还没有落实到位。经调查发现,小学图书室普遍存在藏书不科学、环境不好及管理不到位,且不用说网络信息的开发。为此,站在读者和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就小学图书室的建设和管理谈谈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加强小学图书室的建设。
     关键词:环境  藏书  借阅
 
      一、 环境调查
      当你在大街上匆匆的走过时,看见一个风景宜人,鸟语花香的公园,相信你没有到公园走走的念头,都会被眼前的氛围感染,不知不觉的踏着腿,在公园里慢慢的游走。一个好的图书室也应该有一个好的读书环境。但据我了解,农村小学的图书室一般建在教学楼的顶楼,日晒非常的严重,特别是中午之后,打开门,就一股炽热,就算把风扇开得最大,别说坐下看一两个钟头的书,就是10分钟找找书也难熬。图书室的占地面积也不大,一般比课室大一点,有些更是课室大小,几十个人进来找书,就能围个水泄不通。谁好有心情在那里看书?
     二、藏书情况调查
     空有一个外壳漂亮吸引人是没有实际的作用的,还必须有内在的实际。调查结果如下:
 
自然科技类
文学类
历史类
教学辅导类
其它
A学校
9 %
10%
23%
12%
46%
B学校
10%
11%
21%
15%
43%
C学校
11%
8%
17%
8%
56%
D学校
27%
10%
12%
17%
34%
       调查显示,目前小学图书室藏书存在以下问题:
      (一)藏书结构不够合理。因为多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小学图书室藏书以试题、题解、教参为主,而随着小学课程的调整、教材、教学大纲的变化,这些书即使年代不算久远,也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参考价值。相形之下,能够继续使用的只有文学名著这类图书。
      (二)藏书量的问题。单从数量来看,已达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要求, 但通过调查,大部分学校为了达到数量要求,把一些发剩的教科书也放在书架上 “充数”。还有一部分是学生捐出了的书,质量可想一半。
      (三)图书陈旧。99%的学校图书室,陈旧过时的图书过半,“普九”时购买的图书就算是比较新的书了。这些几乎无人问津的旧书上落满尘埃。这类书虽然陈旧,几乎没什么利用价值,但学校也不敢剔除,否则上面来检查时数量无法达标。
       图书品种单一、内容陈旧,很难激发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读书的兴趣要从小进行培养。这也正如教育家们所说的那样,各种能力的培养,有一个“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教育效果就差多了,甚至没有效果。而这种现状又如何去叫人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由此可见阅读书籍对学生,更甚是老师的影响。
       三、关于学生借阅图书的情况
      学校图书室管理人员基本是由其他老师兼任且人员不稳定,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从而影响了学校图书室的有效利用。多数小学图书室人数配备还达不到《规程》中要求的最低标准,专业图书管理人员的缺位,致使学校图书馆不能充分发挥效益,造成图书资源的浪费。现在许多农村小学,图书室的开放工作还很不够。农村小学图书配置固然还需要加强,随着“普九”的深入,学校图书室多少都有一定量的课外书。但更关键的是,有些学校领导对图书工作的认识不够,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加上目前农村小学教职工编制较紧,这也就给图书出借带来很大的困难 , 造成了成千上万的图书躺在书架上睡大觉。在借书的时间上,学生特别感冒,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往往由于怕麻烦,怕好书借出去收不上来造成遗失,因而开放图书室的时间短,图书室经常是关门上锁。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始图书外借的权利。
一个好的图书管理员就是一个播种者,能在孩子心中撒下热爱读书的种子。图书管理员不只管理图书,还应发自内心地关注教育热点,关注教学活动,积极参与到教育实践中,扩展图书室的教育职能。
        四、对策与建议
      受经济、管理等各项因素的制约,要在短时期内彻底改变小学学校图书室的硬件设施、人员素质、经费拨款等现状是不现实的。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图书馆效益的最大化,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调查走访中,很多基层学校的领导、老师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经验,如:
      (一)    环境布置
     图书室要宽敞明亮,并考虑考虑防火安全。图书摆放有序整洁,座位编排恰当,能有独立空间和集体空间,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图书室的资料必须开架陈列,放在方便读者拿取的高度。墙壁上可贴一些好书推荐,还可以设一个留言板,把你最近看过而且值得推荐给同学的书名写上去,还可以发表一些见解或感受等等,与同学共同分享。
      就自己而言,有时候喜欢一个人静静的看书,享受那种恬静;有时喜欢在一群人里,迷失自己。走进图书室,如果没有目标的话,惘然不知所然,蜻蜓点水,随便翻翻。有时这可能也是一种乐趣,但对小学生来说,有个方向性总是好的,通过一些渠道的介绍,他们可能对某些书更感兴趣,从而更主动的翻阅。
     (二)合理配置图书
      目前,好的图书价钱一般都比较贵。而本区的很多小学之前为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经费变得尤为紧张,要让学校拿出一大笔经费购买图书有相当的困难。但方法还是有的,起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缺少图书问题。1、学校领导首先要重视对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全体师生最好能编订好“学生阅读书目”,严格把好“进书关”,每年挤点经费购买一些新书,以充实自己学校的图书;2、发动社会、家长捐献一部分适用的旧书;3、号召学生用零花钱,压岁钱购买自己喜欢看的书,看完后捐给学校图书室;4、可以到网上采购图书,这些书价钱往往比书店里的价格便宜很多;5、把同学们订阅的报纸、杂志收集起来装订成册,充实图书。
     (三)多种形式,灵活管理图书
      ( 1)聘请小助手管理图书。学校四、五年级各班选派几名责任心较强的同学中午、下午放学后,双休日轮流到图书室协助图书管理员办理图书出借手续。这样既可以减轻图书管理员的负担,方便同学借书还书,还可以锻炼同学们的管理能力。
      ( 2)图书下班分散管理。由各班班主任带领本班各研究专题的部分学生,到图书室进行借阅,并做好登记。人员、书籍一月轮换一次,所借图书放在班级图书箱里,由值日班委负责出借图书。这样借率高,图书发挥的作用最大。在一、二年级的每个班,我们更应重视建设好这个“图书角”。因为在某个时候、某一个学生最需要读的只有唯一的,适合他的具体情况的那本书,而低年级学生毕竟年龄还小,这时候只有教师最了解自己的学生应该读什么书。只有在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的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这种愿望才能确立起来。
     (3)图书在身边。曾经到过一些城市小学学校参观,发现他们把图书安设在走廊、大堂等等学生休闲的地方。学生玩累了,坐下来,随手拿本书看看,多写意的享受啊!可能很多学校领导会担心,这样子书本不就很容易旧或烂掉了吗?但请问书的价值不应该就是这样吗?难道你想把图书藏在图书室里当标本吗?
      参考资料: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 100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2.田茂宏:《应重视农村学校图书室的管理工作》,《湖南教育》 2001年第17期;
3.孟秀玲:《农村初中生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人民教育》 2001年第11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