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浅谈中学图书馆与学生素质教育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0-12-14 11:17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健力宝中学 余见欢
 
      摘要 :文章根据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图书馆特点和优势及本校学生的实际,阐述了图书馆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 学生 素质教育
 
      前言: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能否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能否适应科学技术大发展社会的需要。关键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否成功。未来的社会竞争使教育面临前所没有的机遇和挑战。素质教育是全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是21世纪教育改革行动指南。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方向,是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要求,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责无旁贷,在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一)合理藏书、优化藏书结构、提供精神食粮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宝库”,她藏有丰富的图书文献,具有课堂教学中无法涵盖与替代的知识源泉、是为学校教育教学一线服务的基地,图书馆藏书又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硬件之一。歌德说过: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图书馆藏书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学校一直以来都十分注意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每年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都拿出一定经费购买新书,征订报刊。图书馆并从整体考虑,本着以政治理论、科技、历史知识、优秀文学作品和师生参考书、工具书为主,兼顾各类书刊文献的原则,合理藏书,优化藏书结构。目前我校图书馆藏书总数近六万册、生均图书超过44册,报刊种类200多种,各类书刊文献俱全。学生用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下五千年故事全编》、《二十一世纪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全书》、《探寻未知世界知识》丛书等中外名著、科普及学习辅助类书籍共二万多册。学生阅读报刊有《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文摘》、《现代中学生》、《阅读与作文》等近百种,这些书籍、报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及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二)  学生在图书馆学习优势
      素质教育中最重要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世纪国家领导人****同志说过:要迎接科学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是支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社会就不可能发展。素质教育为了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图书馆由于它辅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是自由、灵活、开放的。所以它在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图书馆学生可以自由阅读、查找资料,根据兴趣、爱好选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例如:学校举行“体艺节”: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和爱好、特长、在图书馆选取相关资料,信息。以指挥自己进行书法、绘画、插花及航空模型制作等活动,从中培养创新能力。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料,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它提供的其他资料既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给天赋高的学生和学习进度慢的学生,以及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学习的学生提供特别需要的资料,实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学生在图书馆学习读书,既汲取知识海洋中的精神食粮,又能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三) 图书馆是中学生知识探求的源泉、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和知识探求的阶段,而图书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和知识经验的重要工具,也是传播知识造就人才的强大教育手段。图书馆专门搜集整理,储存了大量各种类的书刊。学生除了课堂教学活动外,图书馆是他们业余求知的主要场所。所以,图书馆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审美观的提高,情操的陶冶起的作用比几次思想谈心更加深刻和持久、影响更大。因为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同时图书馆是提供青少年实验社会化条件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社会文化,了解社会规范、礼节、风俗、传统。从而把一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一本好书是“一个良师、一个益友”,从《张海迪》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青春之歌》到《雷锋的故事》、从《谁是最可爱的人》到《高山下的花环》,多少年来,许多中学生在书中英雄的事迹鼓舞下成长。解放军战士为保卫祖国,坚守阵地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保尔的一段人生格言、雷锋的日记、张海迪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乐观主义的人生观、深深地打动和影响他们、激励他们。通过课外读物,如《青少年百科探秘》丛书、《世界名人传记》丛书、《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等图书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想象力、增强记忆力,开拓视野和加深理解、消化课本的知识。
     (四)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运用知识的能力
      阅读指导,简称::导读,通过导读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我们学校是一所初级中学,学生都是一些12-14岁左右的青少年,他们正处在成长阶段,阅历浅,知识面窄,可塑性强,容易受社会环境影响。读什么样的书对他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阅读指导,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抵制不良刊物。引导学生向先进人物、英雄人物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为祖国繁荣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因此,我们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注意做好学生的导读工作。做法有以下几点;1、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导读,例如:七年级学生是从小学升上初中的,他们没有接触过规模如此大、藏书量如此多的图书馆,刚进图书馆时可能无所适从,不知道借书需要什么手续,该借什么书。因此,每年新生刚入学,图书馆就向新生举办开放日,让学生自行参观图书馆,解答他们的咨询,使他们对学校图书馆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向学生说明借书的手续和各项规章制度,教给他们借书的方法,使学生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开始有兴趣并懂得如何利用图书馆里的资源;八、九年级的学生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已有所了解,有了借书的经验,对他们主要是推荐好书;2、每购进一批新书都做好新书“推介”工作,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类图书;3与班科结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例如向学生提出:每人要到图书馆借一本书、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心得等;宣传阅读的好处,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这样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在今年五月我区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我校参赛的学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的阅读兴趣、所读书籍的层次及从书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从过去只爱看《老夫子》等一些漫画、笑话类图书转为爱看《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茶花女》等中外名著及优秀文学作品。能主动从阅读的书籍中逐步认识各种现象,同时具有初步独立的思考能力,到图书馆看书、借书的学生明显增多。
      通过导读和写读书心得,学生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知识传播之中。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张海迪的故事》等,书中主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乐观主义精神影响着他们,他们从中学会了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该如何克服,不要害怕和放弃。读了《红岩》和《青春之歌》等,学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中国人民作出的卓越贡献。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使他们懂得珍惜;同时图书馆里幽雅、整洁、墙壁上挂着中外名人的格言和俏象;学生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化气息、讲文明的场所里阅读,自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思想品德,净化了心灵;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提高真假、善恶、美丑的辩别能力。此外,我们图书馆还设立了流动图书箱,利用语文阅读课把图书搬到课室让学生阅读,既丰富了学生课堂阅读内容,又提高了图书的使用率。我们还做好学生中图书管理员的培训工作,吸收学生参与图书借阅服务,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了解;从小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乐于奉献、不求索取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在自己的工作能力上得到了锻炼,减轻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压力。因此,图书馆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课堂,它对学生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图书馆论坛》:
  1995年第1期黄国富《对中学图书馆德育功能的认识》
 2002年第4期揭育琨《中师图书馆与素质教育》[A]
 2003年第2期张素品《艺术中专图书馆与学校素质教育》[A]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