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营造读书氛围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0-12-14 15:51
          佛山市顺德一中德胜学校  曹金凤
 
      摘要:本文从营造外部阅读环境、修炼内功加强理论修养学习从而提高服务水平、扩大采购途径、完善馆藏文献体系、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图书馆及图书的利用率等角度充分论证了如何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方法。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实践。在实际的工作中让图书馆的工作更具功能性和人文性。
     关键词:阅读兴趣  阅读氛围  馆藏建设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我们的课堂应如此,我们的图书馆更应如此。学校图书馆是学校育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教学的一个据点,是学校重要的教育机构。我校图书馆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开发和利用图书馆文献宝库的优势,开发图书馆现有资源,营造良好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引领学生读书,为创建书香校园,营造绿色教育生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加强馆舍建设,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
     多年来,我校图书馆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我们图书馆人的重要使命,让新装备、新观念、新创意都围绕这个使命来开展,使我校学生人人都能享受到读书的愉悦和手握图书的快感。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幽雅宁静的读书环境,我校在图书馆设计建设上吸收了中外图书馆建设的优点。图书馆外形美观、设计独特,独立建筑,楼高四层,总面积为5456平方米。设有学生现刊阅览室、书库、教师阅览室、英语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和一个大型报告厅。一楼学生现刊阅览室有276个阅览座位,三百多种期刊、五十几种报纸以及二十多种初中生必读图书,供学生语文阅读课和课外阅读使用。同时设有学生作品展览区和美术作品展示区,在阅读的间隙进行艺术欣赏,使学生能在阅读闲暇的片刻得到艺术熏陶。二楼书库、采编室在2007年暑假进行大的改造,将ILASII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更换两台服务器,采编室、外借处电脑全更换成液晶显示屏和新电脑。将书库分为阅览区、休闲区和图书陈列区。在休闲区和阅览区墙面挂有书画作品、室内增加绿色植物、安装空调,为师生营造一个幽静、舒适的阅读环境,使学生阅读、借还图书人数比装修前增加了一倍多,由原来的每晚二百多人次增加到四五百人次。三楼英语阅览室于2004年花费30多万元进行整体设计建设,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阅览室。阅览室外的大厅墙面,有大幅西欧风景画,室内有颜色各异的漂亮桌椅,有错落有致、随手可及的书架,一棵巨大的榕树高达屋顶,上面绿意盈盈的叶子,让学生仿佛置身户外树下,享受习习凉风,享受清风拂面惬意读书的快乐,令人流连忘返、无限陶醉!这里也是学生举行英语沙龙、与国外学生交流的场所。
      图书馆的馆舍建设都是为了教养学生、吸引学生阅读兴趣来设计的。
      二、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必须拥有高素质的图书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效能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因此,我校在招收图书管理员时,就注重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我校图书馆共有6名专职管理员,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2人,专科3人,期中两人是图书馆学专业毕业。   
近几年来,我校图书馆一直致力于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我们加强了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采用“内外兼修”的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图书馆内部定期组织业务学习,进行经验的总结从而提高实践水平。积极参加省市图书馆培训班的学习,更新理念,提高理论水平。这些内外的学习与培训,使我校图书管理员具有了较高的图书馆专业素质,个个都能熟练掌握ILASII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人人会使用电脑及网络。经过培训学习,我们的图书馆管理员认识到了人文服务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增加了人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以甘当人梯,乐于奉献为荣,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奠定了人才基础。
作为社会文明与进步象征的图书馆,我们努力创建温馨的、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给每个读者全程的人文关照,让学生身心得到满足,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大家的精神家园! 
       三、扩大图书采购途径,完善馆藏文献体系
为广大师生采集和提供各类报刊、书籍,文字或电子的文献信息,提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教育的资源是学校图书馆的功能,更是学校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发挥了重要的文献保障作用。由此观之,图书馆采购图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教育教学辅助的功能是否能够有效得到发挥。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图书的采购管理。
      (一)、扩大图书采购途径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图书采购,经费充分得到保证,每年购买新书10万元-12万元左右。图书要为师生所用,师生就要参与到购书中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采购:
     1、让学生参与购书活动。为了更加了解学生阅读兴趣,我校采取以班为单位,将学生从家里、网上、朋友处获得的好书书目汇集,交图书馆查重后统一购买。并在书库新设了学生自荐书架。这一途径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直接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
     2、让教师参与购书活动。为了提高购书质量,我校采取去购书中心选书和网上购书相结合的采购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批教师去广州或顺德购书中心选购一批图书,同时还采取网上购书作为补充。网上购书具体操作为:首先是图书馆发通知给各科组长,并给每个科组分配好购书金额。然后由各科组长发动本组老师在网上搜集好的图书,将书目统一汇集交图书馆进行查重,图书馆将查重后的书目在当当或卓越网上下单订购。这样既能买到适合学生、教师阅读的高质量的图书,又让全体老师参与学校购书,既提高了教师的参与意识,又充分照顾到教师的教学需要,还节省了科组老师去购书中心选书的时间与费用。
     3、另外学校还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例如教师课题研究、学科竞赛等方面专业性很强的书,平时不容易购买得到,所以,允许教师无论何时何地发现了就可以购买,买回后由图书馆统一验收、统一借阅,为图书馆购买到专业性较强的图书开辟了新的渠道。
    (二)、加强报刊订购管理
      报刊的订购也是学校馆藏文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非常重视。每年订购报刊经费在7万元-8万元左右。报刊的订购采取各科组、科室老师精挑细选,图书馆综合平衡与查重后,报送学校领导批准统一订购的方式。每年订购期刊三百多种,报纸五十几种,除教师专业期刊外,其余都是学生喜爱阅读的报刊。
通过采取这些采购与订购方式,使我校图书资料配备以学生为主,兼顾教师,形成了文艺类占50%多,哲学、政治、军事、历史、地理、科普、综合等各类都有相应数量的合理的馆藏文献体系。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采取多种服务形式,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图书馆为了配合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人才优势与丰富的文献资源为师生服务,努力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和挖掘图书馆人员的潜能,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的大课堂,培养阅读兴趣的好地方。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开拓思路,积极主动采取以下几种服务形式。
       (一)、新生入学时进行图书馆常识讲座
       每年九月开学第一周,由图书馆馆长给全校新生每班上一节“新生入馆教育”课。课前做好精美课件,介绍图书馆概况、布局、借阅流程、书库的图书、期刊排架方法和各功能馆室的规章制度,让新生到校学习,第一时间就熟悉图书馆和学会利用图书馆。上课之后效果明显,新生来馆阅读、借书非常顺利,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开设自主阅读课,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在二楼书库开设了初一年级自主阅读课。教务处课程安排初一每班每周一节自主阅读课,由图书馆管理员负责纪律与考勤,发放读书卡,并对学生上课写的读书卡内容进行查阅盖章,再将读书卡发还给班主任,还要将每周课堂情况汇总反馈给教务主任和级长,每一个环节管理员都做得一丝不苟。自主阅读课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建立图书流动制度,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1、让图书在班级流动。从2008年开始,我校图书馆就试着将中学生喜欢阅读的图书分到每个班,平均每班分发60册不同种类的图书,例如各种优秀期刊合订本、科普图书、精美散文以及各类同学喜欢的经典名著。每隔四个星期由图书馆管理员组织相邻班级互相交换,使同学们随时随地都能阅读到好书,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让以前摆放在图书馆书架上的图书活了起来,让我们的同学在课余时间,不出课室就可以阅读到图书馆的书。最大限度地拉近了同学与图书馆的距离,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真正让学生感到图书馆就在身边。
      2、让书刊在级组流动。为了更好地让图书为教师教学服务,学校为初一、初二、初三级组各个办公室购置了报纸架、书柜、书架,图书馆将教师教学方面的书刊和休闲散文、报纸分放到各个级组教师办公室,供教师下课后的空闲时间阅读。这种让图书走近教师身边的办法,得到老师的好评。
       (四)、加强馆际联系,充分利用校外馆藏资源
        加强馆际联系,充分利用顺德区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为我校师生服务。作为一间完全初级中学,毕竟物力、人力有限,2007年我校图书馆就跟区图书馆取得联系,并签订了万方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龙源电子期刊、CNKI数据库使用协议书,根据协议,区图书馆授权我校师生以帐号加密的方式,并给帐号一定金额在互联网上使用以上数据库。为老师教学打开了另一个知识宝库,节省我校购买大型数据库的经费。我校还成为顺德区图书馆的一个流动图书站。每两个月从区馆借书800册,每学期可借两批图书共1600册,供我校师生阅读,大大弥补了我校图书品种、数量的不足,扩大了师生的阅读面。
       (五)、充分保证图书馆开放时间,增大图书流通量
       每天五点半到七点半,图书馆开放一楼学生阅览室、二楼书库、三楼英语阅览室供学生自由阅读,二楼书库同时借还图书。每天到馆阅读的学生一、二、三楼达四、五百人次,借还图书流通量每天达400多册次。初一、初二级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到馆借过书。
        五、做好图书的宣传推广工作,努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一)、组织教师进行新书推荐
        我校组织语文科组教师,给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分别制订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并做成精美的折页小册子,发给学生人手一册。这种教师精心推荐的书目起到定向导读的作用,得到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二)、利用橱窗进行新书推介
      在图书馆一楼室外橱窗进行好书、新书推介;在三楼英语阅览室外,开辟了专门的英语书籍推介与宣传橱窗,有新书介绍、阅读知识的指导、趣味英语阅读、学生作品展、学生阅读推荐等多种形式的栏目,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阅读兴趣。
      (三)、利用电视进行图书推荐
       将区图书馆借回的图书书目和我校图书馆购买的新书书目,在每天课室的《时政要闻》后进行二分钟的电视轮播,大力宣传,努力提高好书在我校师生中的利用率。
      我校图书馆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目标,配合学校开展书香校园建设,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在这种书香氛围中培养了阅读兴趣,师生读书蔚然成风,书香之气弥漫校园。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书香岭南”全民读书活动“书香校园”。
 
 
参考书目:
1、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附录《公共图书馆宣言》
2、金雪梅.浅议教育改革与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J]2002(2):49-54
3、朱树金.论图书馆在实施终身教育中的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3(6):22-2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