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图书馆建设与小学生德育的养成教育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0-12-14 11:02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下东鲁小学  陆宝华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开阔视野的重要阵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图书管理作为服务于基础教育的一个机构,即教师备课的后盾、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将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现代化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面向现代化,要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类,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而要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其有效的途径是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性的读书活动,以读书为载体,深入持久扎扎实实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的教育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总存在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借助学校的图书馆来解决。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藏书资料去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释疑解惑,巩固提高的目的。同时,还要配合学校做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工作,使图书馆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阵地。所以加强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性。
      不久前,我向本校学生了解过,问学生课外时间读一些什么书?结果发现他们几乎没有读过名著!他们阅读的书籍大致有以下的几类:
第一类:作文选,读这类书的同学大多是为了自己在作文课堂中可以事半功倍。所以同学们所写出来的作文都没有创意,写的都是别人的经历,没有真情实感。
第二类:流行的动画片故事书。这类的书籍从封面到内容的编排,都很适合小学生的口味,但这类型的书籍毕竟是一些快餐式的文字。从题材、构思、情节到语言没有严格的编写,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大的教育意义。
第三类:高年级的学生,喜欢看一些言情、武打的小说,说彻底一点,小学生看这类型的书籍百害而无一利,而且这些书中常产掺杂着色情、暴力描写,极易伤害小学生尚未成熟的心灵。所以学校图书馆在德育教育中对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健康的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小学图书馆在德育工作中具有有机性、针对性、诱导性、全面性、渗透性和经常性的特点,充分认识这些特点,有利于我们发挥其德育功能。
图书管理德育工作渗透不能用简单的口号,而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近期所学的课堂知识有机、有意、有效地启发、引导,推荐一些思想健康、品位高、科学性强的书,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实施全方位的素质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适应未来社会。
学校图书馆应针对性地实施德育教育。我们要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注意到小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思想状况以及环境形势变化的实际。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针对个别学生讲究吃穿、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我们就引导推荐他们看一些革命战争时期的好书,引导学生要务实、艰苦朴素、不追求虚荣、不贪图享受。
      图书馆对学生读者的品德教育不是强加的,并没有迫使学生读者一定要接受哪些教育及怎样接受教育,而是通过种类繁多的书刊资料所蕴涵的思想和知识,引导他们的心理、认识等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图书馆的藏书门类众多、内容丰富,所以它所发挥的作用并非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道德修养、思想政治觉悟、文化素质等综合教育;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教育。
图书馆的德育教育是潜在内含的,从效果看是潜移默化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符合读者思想道德本身发展规律,并不是一本书所能奏效的,但每一本书都会有自己的作用,积累起来效果就明显了。
      德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贯彻始终,这是因为学生一方面思想不会停止,学生的活动不会中断,需要经常和反复进行。另一方面求知是无止境的,图书馆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场所,他们可以在图书馆挖掘课堂上没有讲授的知识,因此德育工作是持续经常的。
 我作为本校图书馆的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挖掘图书馆的藏资料,创造一切条件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把崇高的思想、纯洁的情感、规范的道德,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深处。
读书活动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做到两个相结合。一是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读书活动的内容形式既要从教育目的出发,又要考虑到青少年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采取馆内和馆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办法,广泛开展新书介绍,读书评书,读书演讲,做读书笔记读书征文等系列活动。二是活动参与的广泛性和阅读指导的深入性相结合。图书管理的德育工作与学校德育教学工作是相互沟通的,它同社会与家庭也是紧密相联的,因此图书馆与教学研究、德育工作,教师家长在读书活动的全过程中,应该紧密联系,形成工作网络,相互促进,只有教师、家长的深入组织,才有深入的阅读指导,这样才可能全面发挥图书馆的德育作用。
      在现实的生活学习中,我们要为学生推荐适宜的图书,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好书的潜移默化下,培养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在课余时间受到教育,不虚度光阴。
因此,要使学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基地,发挥其职能作用,必须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至少要从下面做起:
     一、端正领导思想认识。学校的行政是学校的核心。必须把图书馆的建设和和管理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要得到保证。
     二、要优化图书馆管理人员。要积极引进培养图书管理专业人才,鼓励现在管理人员学习图书管理知识,进行相关对口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理论层次,优化图书管理人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才能跨越新的台阶。
    三、丰富重要专业书籍。图书馆要为学校的骨干专业、传统专业、特色专业服务。力所能及地,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添置一些既实惠又有适用价值的书籍,并根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添置一些文化书籍和日常生产服务辅助读物。
    四、提高阅读使用效率。图书馆要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可采用穿插使用的方法,进行全天开放的服务,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可定期向学生开设讲座,介绍新到图书,提高专业信息,可组织师生交流阅读心得,进行学术交流。
五、制定执行图书管理制度。图书馆必须制定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到章有可循、有法可依、杜绝图书购买、保管、陈列、开放、借还等环节的随意性,以保证图书的规模。使其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在两遍的基础上发生质的飞跃。
        总之,我认为小学图书馆作为服务于基础教育、德育教育的一个机构,绝不可忽视。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应发挥其最大的功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