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图书馆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0-12-14 15:06
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附属初中  邓翠华
 
 
     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分析了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管理创新的方式以及服务创新的理念和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手段。
     关键字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
 
      一 前言
      随着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传递一瞬万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读者信息需求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其一,网络环境发生的变化。多媒体技术以及因特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提供与获取方式,人们可以借助网络上的终端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而图书馆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其二,知识经济带来的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在此环境下,知识被作为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传播与应用。担任知识信息收集、整理与传递任务的图书馆应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整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知识、信息的获取需求。因此,各级图书馆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读者是图书馆生存的土壤与条件,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图书馆只有通过读者的利用才能体现其自身价值。因此,引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在数字化图书馆日益发展的今天,图书馆要想成为真正的以读者需求为主导,就必须变革服务理念,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摒弃陈旧的服务模式,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创新服务,实现图书馆与读者需要的和谐发展,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
      图书馆作为一种知识产业,承担着传播知识与信息的重要职能。在面对当今知识经济带来的信息社会化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只有实行创新,图书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谋求自身的发展。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深化图书改革的内在需求。
 
      二 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电子图书等数字信息载体的出现,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彻底改变了现代图书馆的技术环境和知识的传播方式。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对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深刻影响着图书馆管理的组织结构,服务模式和管理素质。目前图书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专业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虽然大多数图书馆都定期举行各种业务学习,各馆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仍未能满足馆藏多媒体化、管理手段计算机化、服务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新型图书馆要求。新型图书馆需要具有较强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与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
      其次,从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来看,现有图书馆大多都已实现网络化,但图书馆的业务机构设置等仍未完全适应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需要,这必然制约图书馆的发展。
      第三,从图书馆的服务来看,传统思想改变后。“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在大多数图书馆已落实到行动上,但仍未能主动开拓各类读者的信息需求,仍需寻求图书馆的更进一步发展。
      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环境下,谁能抓住时机,快速做出反应,力争处处先行一步,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三 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通常而言,创造是指以独特的方式综合各种思想或在各种思想之间建立起独特的联系这样一种能力。能激发创造力的组织,可以不断地开发出做事的新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新办法。管理创新则是指组织形成一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也即,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对于图书馆管理来说,图书馆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3.1 管理意识的创新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图书馆必须要有创新意识,不仅要适应变化的对象与内容,更要适应变化的力度和节奏,善于发现变化的动向,捕捉变化的契机。同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凑者需求作为图书馆管理的中心环节和价值取向,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图书馆管理,开辟图书馆管理创新新途径。
      3.2 管理手段的创新
      图书馆管理手段要从手工管理转变为利用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只有不断开拓新的服务方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体现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即使是传统的外借、内阅服务,也必须融入导读工作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以前以手工操作为主的馆际互借也可以通过E—mail快速实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光盘数据库的大量购入,图书馆可在咨询服务、定题跟踪、情报检索等方面大显身手,同时也使科技查新、引文分析等服务项目的开展成为可能。全新服务项目的开展,必然扩大读者的受益面,直接提高服务效率。
      3.3 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
     即图书馆打破传统的分工理论和方法,建立网络环境下新的管理机制,规范和调控图书馆的运行状态.同时不断优化制度环境,及时调整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性和统一性,特别是对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应体现出灵活性、机动性和能动性,以确保图书馆的稳定和高效率。
     3.4 图书馆组织结构管理创新
     随着图书馆内外要素的不断变化,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也应随之变化。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使图书馆新的业务生长点也不断出现.新的业务范围和共享协助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业务流程的改革和完善。
     3.5 图书馆人员管理创新
     要实现图书馆现代化,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是关键。现今图书馆发展中,人力资源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如人才流失严重,馆员的职业倦怠,缺乏高层次人才的使用环境和发展空间等。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的人员管理必须进行创新。对人员管理的创新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绩效管理创新,激励制度创新等等。
 
      四 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是指建立自身的理念并用理念来规范服务人员的心态和行为。 图书馆服务理念是促进图书馆改变服务方式的推动剂,是图书馆进行一切服务的准则。因此,图书馆要树立起自身良好的服务理念。
      4.1 人性化服务理念
      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是用户第一观念最充分的体现。所谓个性化服务是充分考虑读者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信息环境。它包括人性化的检索方式,人性化的信息需求,人性化的用户界面以及人性化的信息处理方法等等。 人性化服务就是要“以人为本”,要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为趋向,以充满人文关怀,体现美与和谐的形式来开展图书馆活动。 现代社会注重的人性不是善恶的问题,而是人的合理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图书馆利用者索取信息资料和陶冶精神本身就体现了人性的问题。从读者角度来看,读者的需求表现为个体的自由和权利;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读者的需求表现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就是要以尊重读者、关怀读者为宗旨,与读者相互沟通合作并建立一种亲和、平等、相容的服务关系,让读者在图书馆服务中能找到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
     4.2 数字信息化服务理念
      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数字信息化建设必须注意数字化、网络化和共享化。数字化服务的必要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现代图书馆自身的需要。从社会对数字化信息服务的需求来看,传统的信息交流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直接交流,信息传播要借助于中介机构。而数字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利用数字信息非常方便,足不出户就可获知最新的消息。现代图书馆作为促进社会信息交流的机构,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因此,加强对数字信息的整理与建设对现代图书馆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从现代图书馆自身需要来看,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是也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
 
      五 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在图书馆中,图书馆的服务要做到以人为本,明确图书馆服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围绕着“人”来展开。读者是图书馆的真正的主人,图书馆应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因此,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从根本来说都是围绕读者来进行的。为此,可以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服务创新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5.1 建立在线图书推荐交流平台
     目前已经有很多图书馆都有了图书推荐模块。但这种图书推荐形式仍然只是很狭隘的方式,如在图书馆室内提供一个专门的推荐纸,供馆员使用。这种方式过于简单,不利于图书推荐的推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可以建立在线图书交流平台,在网上进行图书推荐交流。
     5.2 开设多种形式的服务室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都是非常单一的,它无法满足人们对人性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图书馆可以通过开设多种形式的服务室,来提供优质的服务。比如说,设置专门的图书角和期刊屋,满足有需要的读者需求。另外,可以提供另类知识服务,如音乐厅,古籍馆。这些不但可以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同时可以让读者陶冶身心,看书劳累时可以适当的休息。
      5.3 鼓励馆员开发图书馆既有资源
      目前,网上已经有了一些资源共享平台。为此,图书馆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图书馆自身可以建立一个电子图书资源共享平台。馆员可以将自己的电子书籍和相关资料进行上传,以供其他人员的需要。这种自助式的资源共享方式,极大的发挥了全部人员的作用,使得馆员能够享受海量的信息与知识资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资源共享平台不仅仅需要资源上传模块。资源的搜索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5.4 提供信息提醒服务
      提供信息提醒服务可以及时的告知馆员图书馆的最新书刊,图书馆的最新动态以及预定书籍的预约等等。这种信息提供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如短信通知平台,或者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这些用户通信资料可以在用户注册馆员的时候进行填写。
      5.5 设立新书导读服务项目
     图书馆应提供最新的专业及热门图书的新书简介,以便广大读者更多更好地了解图书馆馆藏,使读者对最新期刊与书籍有更快更好的了解。
      5.6 建立热点话题网络宣传站
      对于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有选择性地摘录各大报刊媒体的宣传、评论,进行整合,在图书馆主页发布,让学生更直接地与社会接轨,掌握时事动态,了解每日信息。
       总之,图书馆的工作一方面要强化教育职能,另一方面要注重服务职能。我们在做到引导读者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正把图书馆建设成知识与信息传送中心。
 
 
参考文献:
【1】唐野琛.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J].情报探索,2007(6)
【2】蔡勤.论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J].情报探索,2007(6)
【3】聂洁珠. 新形势下图书馆的发展与管理创新科技情报开发与经.2008,18(9)
【4】杨红.论图书馆的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8)
【5】杨涛.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图书馆创新战略研究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