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浅谈中学图书馆搬迁与新馆建设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1-01-06 16:59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 张燕芬 
 
      摘  要:本文以南海桂城中学和平洲高中图书馆合并搬迁为例,对如何做好搬迁前的准备工作、搬迁期间的组织工作和搬迁后如何完善新图书馆建设进行了论述和总结。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  搬迁
 
       近年来,或是由于建设示范性高中的要求,或是因为教学的发展需要等等原因,不少学校图书馆遇上搬迁或是异地重建的问题。南海桂城中学原是一所占地面积40多亩的高中,由于原校占地面积太小,局限了学校的发展,由政府规划,我校与平洲高中合并,并在平洲高中的原址上重新建设一所全新的学校。新图书馆是一幢相对独立的大楼,与教学楼相连,靠近宿舍等生活区,远离运动场,选址很好,外观大方。由于新校建设时间短,搬迁时间紧,所以整个图书馆的搬迁准备工作主要由图书馆独立完成。图书馆搬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中学图书馆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以我校图书馆搬迁为例,对搬迁前的准备工作、搬迁期间的组织工作和搬迁后如何完善新图书馆建设进行了总结,以期对其它中小学图书馆搬迁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
       一、  搬迁前的准备工作
       图书馆搬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品搬运过程,需要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规划,图书馆搬迁的效率高低,直接取决于准备工作是否全面、细致、到位。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馆的搬迁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做好图书清还、清点工作,完成两校图书馆家具、电教设备、书架等的清点工作。对哪些物品要搬,哪些不用的、多余的需报废的,统一造册,做好统计和标记。
        2、  做好新馆规划、新馆设备招标等工作
       由学校建筑设计招标开始,我们就密切留意图书馆的规划、布局设计,设计图一出来,我们就拿到图纸,并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不断去参观,最终确定建筑出来的平面布局。由于整个学校的建设时间非常紧,校舍的规划时间短,图书馆的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整幢图书馆六层楼,分隔成了大大小小的二十几个隔间。按照原设计图,阅览室分布在二至五楼,书库则从二楼到六楼,每一层楼都跟教学楼相通。如果按照这个设计图进行规划,功能区分散,无论对读者还是对管理人员来说,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和不便。结合中学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人员数量等,在设计图的基础上我们对图书馆进行了重新规划、布局。在规划布局的过程中,主要根据以下几个原则进行。
      (1)、以现有藏书和今后二十年发展规划为根据制定场室、布局等。参照《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和学校规模、学生数量、教职工数量,计算出我馆阅览室座位数、最大收藏图书册数等具体数据。结合我馆自身的馆藏特色,语文阅读课、英语阅读课、国际部需要等,重新设计、规划了图书馆各场室的分布和布局。
      (2)、从方便读者、满足读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因图书馆与教学楼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每层楼都与教学楼可以相通,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读者的行走路线,根据读者的需求(有单纯借书需求的、有单纯阅览报刊的、还有既想借书又想阅览的)设计出最方便读者、满足读者的布局规划。
      (3)、充分考虑工作人员的安排,从中学图书馆的实际出发,根据我馆的工作人员数量(4-5人,人员数量会变动)、工作人员的专业比例,从工作管理方便等角度考虑,制定出合理的布局。
      (4)、考虑现代化设备配置、电源、网点、服务区、检索区等情况进行规划。
      (5)、本着节俭而又不失美观的原则,对一些要搬的旧物品,旧书架(由于我校曾经搬过一次图书馆,旧馆有两种书架),尽量集中安排在读者相对使用比较少的地方,如旧报储存室、过刊室、教材室等。新的书架、阅览桌椅等物品就集中放在现刊阅览室、社会科学阅览室、自然科学阅览室、外语阅览室、书库等读者人流量大、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场室。
       在新馆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上几个原则,即从目前和今后的发展规划考虑,既充分满足读者需求又充分考虑图书馆工作人员管理的角度出发,设计规划出比较合理的布局。我馆在充分考虑以上几个原则的基础上,把新馆场室布局进行了重新设计。把现刊阅览室、自然科学阅览室、社会科学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等集中分配到新馆的二楼。把书库集中分配到三、四楼,在三、四楼的过厅里设置服务台,开放时间读者可以随时从每层楼中间的楼梯上下到各层,方便了读者的借阅需求和工作人员的管理。由于原来建筑设计的缺点,每层楼都分成了至少3个场室,三、四楼共有7个室,非常大的局限了我馆的藏书布局。根据两馆合并后的藏书数量和结构比例,考虑到藏书的相关联性、读者的借阅特点,最终把书库主要分为四个分书库:书库1(I)类;书库2(H、J、K类);书库3(G类);书库4(A-F,N-Z类)。既保证了相关藏书相对集中,又为以后的馆藏发展留足了空间和位置,同时满足了读者的借阅需要。
      规划设计好新馆的布局后,根据各场室的功能,设计好书架、期刊架、阅览室桌椅、服务台、检索台等物品的摆放位置,计算出新馆需要的家具、电脑设备、书架等数量。通过各种途径,如上网搜索、供应商提供、参考兄弟学校图书馆布局、亲自去家具城考察等途径,了解各种物品的价格、材料等,设定好每一物品的式样、材料等要求。结合旧馆原来物品的清单,做好新馆所需增加物品的预算,报学校进行招标。
      3、 两校数据库合并,图书回溯建库工作,图书剔旧等工作。
      由于两校图书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系统等基本不同,合并后以我校原有的制度为主。我们原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维护良好,他们的图书管理系统基本没有维护;我校原有图书十四万多册,另一学校图书六万余册。从实用性、长远性和回溯建库的工作量来考虑,新馆采用我们原有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原平洲高中的六万册图书进行回溯建库,使两校的图书数据合并,为以后图书上架做好准备。因为各种原因,平洲高中的部分图书存在复本量大、有部分无用书如大批量的旧教科书、学生捐赠的翻版书、小口袋书等问题。在进行回溯建库之前,我们对图书进行了检查,把一些内容陈旧又复本量大的图书剔除,按我馆的复本要求只留下相应的复本。把一些破损严重、内容太陈旧和明显的翻版书、内容不健康的小口袋书等没有收藏价值的图书剔除。并把一些丛书、系列书等重新按各类分类,与我馆原有图书的分类标准保持一致,为新馆两校图书合并做好准备。由于工作人员不够,专业的人员更少,我们争取到学校的支持,把回溯建库的工作外包给了图书管理系统供应商,剔旧和分类由我们自己完成,贴条形码、系统录入、打书标、贴书标等工作由系统软件商承包,我们监督和协助完成。
      4、 期刊增减,重新确定新馆的报刊种类和数量。
     按照新馆的规划,我们的期刊种数由原来的390多种增加到500多种。趁此机会,我们先对原来的期刊进行整理,把不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期刊退订,通过上网搜索、参考兄弟学校图书馆的期刊种类、老师和学生推荐等方式,我们最终确定了新馆的期刊种数。并按分类号,把它们分配到现刊阅览室和社会科学阅览室(主要放文学的期刊,满足语文阅读课的需要),并确定好每一种期刊的架位号,为搬馆后尽快开放阅览室做好准备。
      5、确定新馆每个书架的架位安排。
     由于这次图书馆搬迁,不只是把原桂城中学的十四万册图书直接搬迁到新馆,还要把原平洲高中的六万册图书合并,统一在新馆上架。因此,在搬迁之前做好新馆图书架位的安排非常重要。确定图书架位,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统计两个校区图书数量,每类图书的具体数量和原占架位数。以层为单位,统计每类图书占用多少层,对一些种次号大的类,要统计具体每小类图书所占用的层数,并列表记明。
    (2)、按照新馆布局,计算出各类图书的架位数。做到对每个书库的书架数量、每个书架大概排放多少书等心中有数。
    (3)、根据两校合并后的藏书数量、结构和比例,结合未来发展趋势,预留足够的架位。安排架位时,对以下两种图书应该多预留空间:A、类目分得比较细且种次号小的图书;B、根据藏书结构比例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后进书比较多的图书。安排了足够的空间,为以后藏书的发展留足位置,可以为以后的书库管理工作免去倒架之苦。
    (4)、安排架位时,尽量每层书架只安排三分之二的图书,对种次号大,以后进书量大的图书,可以排空上下两层,并在每个类目后面留够空间,为以后的图书上架留足位置。
     (5)、根据新馆期刊分类,确定每种期刊的排架号等,为新馆阅览室安排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在架位计算时要考虑到有关各种因素,工作做得越细致、到位,新馆图书上架就可以一次到位,更顺利,避免了重复劳动,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6、签订搬迁合同。
      图书馆搬迁不同于一般的搬家,涉及图书的下架、上架,家具、书架、电脑设备等的拆装工作。争取到学校的支持,我们把不同的物品承包给了不同的搬运公司。
      (1)、图书搬迁合同。由于涉及两个校区的图书需要搬迁合并,下架打包和上架过程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凭我们几个工作人员,在短短的时间内基本无法完成。我们把此项业务承包给了系统软件商,由我们监督实施。约定了打包、搬迁、上架的具体细则,并由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商协助完成新馆的软件安装等业务。
      (2)、家具、电脑等设备,由学校统一安排并签订搬运合同。
      (3)、书架搬运合同。由于涉及书架的拆装,在搬运过程中,容易丢失零配件,给书架的安装造成很大的麻烦,最好承包给书架供应商拆装。但由于学校认为新馆中标的书架供应商要价太高,从节省的原则出发,最终把书架搬运承包给了另外一家搬运公司。在搬迁的过程中,确实丢失了不少零配件,最后还是由新馆中标商帮我们找回零配件。签订搬运合同后,要把哪种书架(有两种)在新馆位置标明,还要注明每行多少个书架,每行之间的距离,离墙的距离等,把详细的平面设计图交给书架搬运公司,向搬动负责人说明安装要求,并在安装过程中,要随时检查跟进。
 
      二、搬迁中的组织工作
      1、做好计划,统一思想,做好分工。
      由于搬迁工作时间一般都比较紧,参与搬迁的工作人员涉及比较多,有熟悉业务、熟悉新馆设计布局的专业管理人员,有从其它部门调配过来的参与搬迁的老师,还有外包公司的协助人员、搬家公司的工人等。所以在搬运之前,应该对其做好分工和培训,明确每种物品搬迁到新馆的哪个位置,确保搬迁的顺利进行。在搬迁开始之前,我们把新馆的每层的设计规划,哪些物品具体搬到哪个位置,都做好了标志。并把做好设计标识的图纸复印出来,发给每位老师和参与搬运指挥工作人员一份,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和分工,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对自己负责的物品熟悉和跟踪到位。
       在分配工作人员搬运任务的时候,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1)、熟悉旧馆物品、新馆设计的专业人员,主要做统筹协调工作,安排搬运、上车的顺序和下车的顺序和指挥搬运工人具体搬到哪个场室等工作。
       (2)、了解图书馆业务,但不太熟悉原有物品的老师和外包商的工作人员,在新馆协助指挥搬运工人,具体监督图书的搬运,确保图书按类搬到相应的场室,不搬错、不搬乱。
       (3)、临时从其它部门调配过来的老师,负责押车、按搬运顺序指挥工人搬运图书上车等。
       2、 做好图书、物品等打包工作。打包工作分几部分进行:
      (1)、图书打包。制定好图书打包要求,要求打包时按原书架上的位置,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尽量把同一类的图书打在同一包上,并在包面上做好编号,编号由图书分类号和流水号组成。数量少的类目,以大类字母为首,再辅以流水号区分顺序,如A类的第一包,就编号为:A-1,第二包编号为:A-2。对一些数量多,种次号大的类目,要具体到细分的类号,再加流水号区分,如I247.57的第一包,编号为:I247.57—1。要求尽量做到打包有序,并把打好的包按顺序摆放好。
      (2)、期刊、电脑、打印机、图书馆办公用品等,由我馆工作人员自行打包,并在箱面上写明物品的名称、数量,要搬到新馆的哪个场室等。
      (3)、需要搬迁的办公桌、书柜、防盗器等家具,不用打包,但要在家具侧面写明搬迁到新馆的具体场室和位置。
      3、搬迁过程,要求人员到位,物品搬迁到位。
      搬迁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分配的任务,工作到位,责任到位,指挥搬运到位。在物品搬运完成后,对物品进行清点检查,对搬错位置的及时调整改正,为新馆尽快开放做好准备。  
      4、 图书上架工作。
       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搬迁前做好的架位安排,指挥图书上架人员按照每一类图书的架位安排做好上架工作。在上架的过程中,对某些特殊情况进行微调。由于架位计算准备工作做得细致,尽管存在两校图书合并,图书分布散乱,不能一次上架到位的困难,但我馆还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图书的上架工作。
        三、 搬迁后的完善工作和新馆建设工作
        由于搬迁时间紧迫,搬迁的物品多,加上新馆招标购买的物品,在搬迁完成后,还需要对新馆的各项工作加以完善和建设。搬迁后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新馆的人文环境、创新优质、多样的服务环境。美观大方的建筑、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只是图书馆建设的环境部分,图书馆对人们的吸引决不仅仅是环境和设备,更重要的是创造、宁静、舒适、放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工作环境,为读者提供优质、多样的服务环境。
        2、做好新场室标引、书架标引、锁匙、电源开关的标引等工作。由于图书馆搬迁时学校的建设工作还没完成,各场室的装修还在进行,我们用临时打印出来的标引纸贴在每个场室,指导完成了搬迁工作。在装修完成、完成书架、阅览桌椅等家具安装之后,就要考虑完善各场室的标识牌、电源开关标识、新馆锁匙标签等工作。并为每一排书架的藏书类别做好登记,打印出标引牌,整理好后贴在每一排书架上,为新馆开放后,读者快速查找图书做好准备。
        3、数据库维护、藏址修改、两校图书标志等工作。由于两校图书合并,必须把原两校区的图书数据合并,并保留原有的流通数据,对数据库进行处理。检查服务器和终端机运行是否正常,安装、调试好系统软件,根据新馆的工作人员用机和流通用机、检索用机等终端机安排,重新设定IP地址,设定访问权限等。根据新馆图书分布场室,修改馆藏地址,并把两校图书分开做好标志等。
        4、充实几间新阅览室的藏书,做好期刊、报纸整理工作,优先开放阅览室,再逐步开放书库等。
        5、做好新馆培训、宣传工作。
       (1)、做好新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由于新馆建筑面积、藏书量等增加,根据学校的安排,从其它部门调配了一些工作人员充实到图书馆管理工作。这部分老师完全不懂图书馆业务,要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以保证新馆开放后图书馆工作能顺利进行。根据人员的分工安排,对他们分别进行分类知识、上架排架知识、流通、编目、期刊管理等知识培训,并在实际工作中对他们进行指导,保证了新图书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对学生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我馆一直有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分为义务管理员、勤工俭学两种学生管理员。义务管理员主要负责下午4点多到六点多阅览室值日、书库流通工作。勤工俭学的学生管理员,主要完成贴报纸、协助老师装订期刊、协助图书上架等工作。我馆对学生管理员的培训为集中上课培训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形式,每年的开学初,把新招的学生管理员集中起来,通过上课和实际操作等形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及图书排架知识、图书馆介绍、图书管理系统培训、图书馆网站介绍、学生图书管理员工作职责、值日要求等内容,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指导。通过老师管理员和学生管理员的共同努力,把图书馆建设成学校满意、读者满意的图书馆。
      (3)、对读者进行培训。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对读者进行培训:A、做好新馆布置说明,图书分类知识、排架知识等资料,分发到各个班级,由班长或学生管理员负责向学生培训。B、通过网站、校内电视、广播、宣传栏等进行培训、宣传。C、主动向到馆的读者进行图书分类、排架、检索等知识培训。
        6、调整开放时间、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服务。做好调查,了解读者所需,做好服务宣传,不断丰富、深化各项服务工作。完善服务体系,积极为学校教科研服务,满足读者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等需求。
       图书馆搬迁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工作,对大学馆、公共馆来说,有人数较多的专业人员进行分工合作,尚且是一件巨大的工程。对专业技术人员少、两校合并、规模不算小的中学图书馆来说,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本文以桂城中学图书馆和平洲高中图书馆合并搬迁为例,对中学图书馆搬迁前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搬迁过程中的组织和实施、搬迁后需要完善的各项工作等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中小学图书馆的搬迁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赵一兵,刘荣华.高校图书馆异地搬迁之我见[J].当代图书馆,2009(1):61-63
 [2]吴爱琼.论高校图书馆藏书搬迁工作的实施[J].情报探索,2007,(4):103-105
[3]戴洪霞,刘惠娟.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的实践及思考[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7,(3):27-29
[4]郑建丽,刘亚子,尉凤银,赵颖莉.图书馆搬迁中的架位测定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4):28-29
[5]朱建华,罗海瑛.图书馆搬迁前的准备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1):37-38
[6]张辉程,冯鑫.图书馆搬迁工作中的藏书布局规划[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9(6):157-158
[7]李雷,申筱彤,张静.图书搬迁工作的几点体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4):119-12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