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中学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1-01-06 17:09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高级中学  赖海燕
 
      摘  要:本文论述了校园文化的作用和中学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阅读导控;2、服务育人;3、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并结合实际对中学图书馆如何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服务进行讨论:1、加大馆藏建设力度 , 提供和谐校园文化活动所需的有效资源;2、加强图书馆环境建设,塑造高品位校园文化环境;3、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 拓展读者服务项目。
      关键词:图书馆  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它不仅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中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学图书馆作为中学生的知识殿堂、精神家园,是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知识支撑系统,因此, 探讨和认识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建设图书馆,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良好而浓郁的校园文化和优良校风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定义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对师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志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那些消极、颓废的文化就能得到有效抑制。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图书馆是在校园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文化教育设施,它本身既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支撑着丰富多样校园文化的展开。探讨和认识中学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建设好图书馆,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中学良好的教风、学风,形成良好的传统,都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三、中学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的教育形式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全面性、主动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的优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拓性,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和张扬。图书馆发挥作用的方式如下:
       1、阅读导控作用
       图书馆一方面以物质载体、精神文化载体、读者利用文献的活动,创造了一个启迪智慧、陶冶心灵的场所,以馆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观念形态,对人们读书治学起着指导作用,图书馆通过良好的阅读和引导,达到提升校园文化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对学生的个性养成、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图书馆还提供了与这种观念形态相协调的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诸如图书馆的设计风格、布局结构与其周围的花园草地、雕塑等浑然一体,构成整洁、优美、高雅的育人环境;图书馆内精心布置的宣传栏、墙报、标语以及警句格言和名人画像,这些传播精神文明的物质载体具有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性,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因素、审美意向,是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对置身其中的每个人起着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和规范行为品德的作用。  
       2、服务育人作用
      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是学校各学科的链接和集成地。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知识的巩固,科研课题的开展及学术交流的进行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内存纽带开展的。图书馆收藏了各学科的书籍,拥有多层次、全方位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学校最大的公共服务场所。图书馆对学生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的说教,也不是迫人接受的强制,而是使学生在宁静而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在整洁、优美、典雅的环境中,在刻意营造的文学艺术氛围中不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图书馆以其独特的文化环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载体, 营造了一个浓郁的、高层次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受到文化及精神熏陶。 
       3、图书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形成刻苦踏实、严谨钻研的学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识;有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生获取信息、自主学习和学术沟通的重要场所。有调查说,学生的课余时间有一半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图书馆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个人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中学图书馆如何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1、加大馆藏建设力度 , 提供和谐校园文化活动所需的有效资源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载体多样、种类繁多,是校园最主要的精神文化资源,因此,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文献资源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根据新课程改革、课程设置、读者的阅读倾向等,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收集文献信息资源,注重不同类型载体文献的购置比例,突出文献的新颖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满足校园文化多学科多层面的知识需求,推动校园文化的有效开展。
       例如: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网络上大量分散的课程资源:教师的优秀论文、教案、优秀课件、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科技制作、比较好的作文、调查报告、读书心得以及各种活动的方案等课程资源收集起来,为师生的交流与学习提供有交的课程资源。
       2、加强图书馆环境建设,塑造高品位校园文化环境
      一个优美、洁静、文雅、有序,催人奋进的阅览室、流通室和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等等,这些设施本身就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丰富藏书的书库可以激发读者强烈的求知欲,现代化的网络环境和设备,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学习动机,优雅、安静的书库可以使读者得到心灵的净化、修养的提高、行为举止规范等。因此,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充分体现图书馆校园文化的内涵,同时,要不断地发挥的环境和设备优势,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各种保障。
      3、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 拓展读者服务项目
      图书馆可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服务
      1)可利用校报、宣传栏等园地将教育意义深远、内容健康的社科读物推荐给读者;第二、引导学生阅读革命领袖的著作、名人传记和中外名著,转移他们对通俗、言情小说的偏爱;第三、引导学生阅读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毫无疑问,这些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
      2)  加强对读者的阅读引导。图书馆对读者的阅读引导不再局限于推荐优秀作品以及指导如何利用图书馆,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电子信息或网络信息。图书馆应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不同的阅读指导。
      例如,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他们迫切地想为自己的高中生活确定方向,急于用各种知识“武装”自己。图书馆可为新生介绍图书馆的概况和使用方法,推荐优秀的文献资源。在电子信息的利用方面强调信息选择与鉴别的重要性。总之,对新生的引导着重在面上,提供一个泛读的帮助。而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图书馆的引导则应侧重于高考资料的介绍,有时还需介绍应聘、择业的有关信息。  
      3)提供文化交流的场所。图书馆良好的阅览环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开展各类交流活动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图书馆应以开放的姿态,积极组织各种活动讲演或社团活动,营造浓郁、宽松的文化氛围,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文化交流中心。
       探讨和研究中学图书馆与校园文化,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丰富多样的开展。探讨和研究中学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可以使图书馆更多地了解别的部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图书馆的可能的需要,从而与之积极配合,提供文献资源的支持,共同把校园文化活动推向前进。总之,探讨和研究中学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对中学图书馆的建设,对校园文化的发展,对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对中学生的成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忆宁 . 《 浅谈中学图书馆如何为素质教育服务》,河北科技图苑 1998 ,( 1 )
2、陆玉团.校园文化:育人的潜课程.心育研究
3 、张书珍 《图书馆与学生的人格培养》,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1 ,( 5 )
4 、姜桂芬 《学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福建图书馆学刊, 2002 ( 3 )                  
5、高淑芳 . 《试论中学图书馆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作用》,德育研究 1997 ,( 1 )
6、洪亚军.中师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