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工业园小学 曾佩萍
内容摘要:随着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学校图书室在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多方面的努力下,不断完善图书室的建设。在日常的管理中不断健全制度,责任落实到教师和学生,实现师生共同管理,使图书室能有效地发挥它的教育效能,不断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学校图书室 建设 管理 发挥教育效能
学校图书室的建设时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培养学生素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配合与促进学校的整体改革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年前,学校的图书室仅有虚名而已,校舍条件差,几座旧书橱塞着杂乱无章的旧书,房间角落的地面上胡乱推放着一、两捆尚未拆封的书籍,没有人向图书室借书,图书室也根本无法向师生开放。面对这一现状,我们意识到,为了培养跨世纪人才,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必须把图书室建设提到学校工作日程上来,让它在学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领导重视:为学校的图书室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随着学校整体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学校图书室在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此学校多次召开行政会议,研究图书室建设的有关问题。在学校室场建设任务重、资金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再次扩大图书室的规模,拨出专款购买大批新书及图书柜等设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一步充实了图书室。现图书室的实用面积已增至90平方米,内分藏书室及阅览室,其中藏书室占45平方米。尤其是2009年,镇政府拨款30000元,学校图书室藏书量达7800册,学生人均20册(不含连环画),图书数量多,内容广。教师的各类参考书籍齐备。订阅各类报刊杂志多种(不含个人订阅)。图书室配备有充足的阅览桌,室内设备总值(原价)2万多元。图书室宽敞明亮,通风干爽,可供40多人同时阅览或1个教学班同时借书,是一个渐完善的图书室。
二、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师生共同管理。
为了加强图书室的建设,学校指定1名教导主任主管图书室的工作,负责对图书室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新书的选购工作。由1名教师兼职负责图书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图书管理员则由中高年级选派表现较好的10多位学生组成,每学期都先由老师组织这些学生管理员进行培训,熟悉图书室的管理业务,然后再由老师带领上岗值勤。这些管理员分工职责明确,工作认真负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负责所有新书的登记入册,分类上架。每天依时值岗开放图书室,让师生借书、阅览。每天坚持整理图书,搞好图书室的卫生,并定期修补图书。充分发挥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图书室的作用。
我校图书室的图书是按照《中小学图书馆规程》,结合我校的实际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入册、分类上架的,藏书室内图书分类上架,排列整齐有序。那些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及中低年级的读物,均陈放在阅览室。藏书室对中高年级学生开架借书,学生凭借书证就可进入藏书室任意选借自己喜欢看的图书,借书手续简便快捷,避免了学校图书室变作图书陈列室,光外表好看而借阅率不高的现象,充分发挥了图书室的教育效能,做到图书的入藏、外借、阅览三种用途共存。
我校图书室较早就执行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分别订有《借、还书规则》、《阅览规则》、《管理员职责》及《借还书、阅览轮值表》、《管理员分工表》等。图书室虽然每天借、还书及阅览人数较多,但始终保持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这完全是管理员工作的认真负责及全体师生自觉执行图书室管理制度的结果。
三、充分发挥图书室的教育效能,效果显著。
我校图书室近4年来,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1. 为配合各科的教学提供各种配套的图书。
为了配合各科的教学,图书室专门选购了可供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同时借用的配套图书。如为了方便各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室为三—六年级配备了语文的同步阅读教材各40本,还为英语、语文、美术、思想品德课配备音像资料。
2. 图书馆为学校德育和少先队大队开展各种专题活动提供有利条件。
我们为每位班主任配备了《班主任配备手册》,有关培养学生文明规范的辅导资料、故事书,《辅导员手册》以及《班主任工作概论》、《我与顽童》等。
少先队大队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图书室都主动协助,做好有关图书的选购及推荐工作。如少先队大队开展学雷锋、学赖宁活动,图书室就及时选购一批有关内容的图书,设立专柜推荐给各中队借阅。当少先队大队开展热爱祖国、“两史一情”教育活动时,推荐了如《祖国的名山大川》、《中国之最》等书籍。
3. 促进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图书室紧密围绕素质教育,充分利用室藏资源,积极配合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各种读书活动及有效的导读工作。如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小学生 “阅读之星”作文评比、配合学校进行手抄报评比等一系列读书活动。图书室推荐提供读书内容,有童话故事、儿童诗、寓言、成语故事、唐诗、宋词、名人名著、名人传记、爱国故事、有关发明家、运动员的故事等一系列图书。还配合教导处、大队部组织同学们阅读与各年级读书活动主题相关的书籍,让每位同学认真阅读。
4、更新导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因此,我们要求教师通过更新导读方法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设疑诱读法。
限于学生的个人爱好等因素,对于有些书籍他们不一定会主动阅读。这时教师可以结合书籍内容提出问题,吸引学生进行阅读。这一方法适用于故事性较强的作品,教师可以简要地介绍故事的结果,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迫切阅读的好奇心。
(2)竞赛促读法。
由导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系列知识竞赛、“同读一文征文比赛”等,引导学生积累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阅读能力。比如百科知识竞赛,告知学生出题范围在哪类书籍中,给学生一些复习、准备的时间。对于比赛优胜者给以表扬、奖励。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鼓舞,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追溯扩展法
这一方法主要针对知识性的作品。例如:在学生具备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炼出一个话题: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发明,分别是谁发明的?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外去搜集资料,从而使他们了解到:贝尔怎样发明了电话,张衡怎样发明了地动仪,爱迪生怎样发明了电灯……应有尽有,通过些次交流与挑战,学生利用图书搜集资料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4)美文诵读法
为了引导学生多读好书,会读好书,我们进行了图书漂流活动。引导学生品赏优美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佳作,从中获得美的发现和感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
(5)学科推荐法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够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推荐学生借阅有关图书。如上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刻,教师会推荐学生阅读战斗英雄一类的书籍,学生的借阅积极性很高,图书馆管理员也很乐意帮助学生查找此类书籍。在“科技节”中,科学老师就推荐学生阅读《动手做》一类的科技书籍,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图书室为学校的各种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使学校各项活动取得显著成绩。学校图书室在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无时不在发挥着它的宣传鼓动和思想教育作用。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我校决心不断努力,进一步做好图书管理工作,让图书室成为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2010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