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曲径通幽 书香满溢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1-01-06 16:20
                                                                                                       佛山市第三中学初中部   曾福
 
      摘  要:读书,可以使人明智。可见,书籍作为人类获得知识的源泉,在人的一生中都起着深刻的作用。作为管理书籍文献场所的中学图书馆,有责任在发展的形势下,不断完善自身的建设并发挥作用,将校园建设成为一个有良好读书环境、读书氛围和人文文化浓郁的书香校园。
      关键词:书香校园  阅读
 
       1.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的中心,素质教育的场所,研究性学习的基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集散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图书馆原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1.1阅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
      在互联网和电脑还未普及的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一直都是“捧着书本”,图书馆凭借其丰富的藏书,成为读者最有需要也是最喜欢的地方。而随着互联网和电脑的普及,电子书籍以其方便、容量大以及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迅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阅读方式更多元化。往日热闹的图书馆似乎受到了冷落,成了图书的“储藏室”,难以再体现其“凝聚—传播”知识的价值。
      同时,由于目前网络的管理还不完善,网上的图书资源和电子阅读资源良莠不齐,充斥着大量低俗、毫无价值可言的作品。如引导不当,会使中学生很容易受其引诱,出现失误,以至产生不良的思想,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危害。
      1.2图书馆与学校教育的联结问题。近年来,全国开始逐步进行中学新课程改革,在这个背景下,作为学校教育配套的图书馆原有的馆藏资源明显已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因此必须转变观念,融入新课程的变革中,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用新的教育思想和图书馆理论来确定办馆思想。通过为师生们提供满意的服务,为建设书香校园做好良好的基础。
      2.发挥图书馆优势,建设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是指为校园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系统的传承的、与课程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1拥有丰富的藏书。建立书香校园,丰富的图书资源的必不可少的。图书馆的藏书,是学校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建设书香校园最主要的精神文明资源。图书馆拥有的是系列化的藏书体系,是经过图书馆人员精心选购的,又经过整合筛选。这些书籍是人类在各个领域卓有成就的文献。一般来说,一个中学图书馆包含了各种的藏书种类,比如历史、文学、科技等等,这些图书资源可以较大地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
      2.2根据图书馆保存的历年数据,可以分析并把握中学生借阅的大致喜好和习惯,这样一来,图书馆工作人员就可以研究为读者服务的方式方法,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便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个性的特色的服务。
      3围绕图书馆,建立书香校园的有效途径
      3.1不断充实馆藏,完善电子阅览室
       唐诗有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关系就如诗句中梅和雪的关系,都有各自的优点。因此,要做到优势互补,形成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并行发展的格局,使图书馆的效用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样才能有助于为中学图书馆提供高水平的馆藏资源,从而更好地为本校师生们服务,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智力保障。
      3.2根据馆藏,定期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份好书目录和简介
       图书馆保存和积累了从古到今极丰富的文献资料,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和智力资源中心。图书馆作为建设书香校园的源头,必须为师生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图书。由于师生们对馆藏图书的不了解,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把可读性强、价值作用大的图书,优中选优,编制成一本图书宣传小册子,定期向校宣传,让师生们可以“择其适者而读之”。
      3.3作好阅读指导,提供个性化服务
      所谓阅读指导,就是科学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地选择图书,正确阅读图书以及利用好文献资料,通过阅读指导,使学生不断地吸取新知识,从而更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提高阅读兴趣。
     尊重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以及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导致每个人的需求也不同。面对一个个不同需求的学生,就需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馆藏文献资料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提供个性化服务应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针对性。由于每个人的特长、阅历以及知识层面和阅读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必须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群读不同数量的图书。所推荐的数目也要与他们的年龄、阅读习惯、心理特征相符。
      二是科学性。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推荐图书,做到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可读性和价值性相结合,循序渐进,分阶段逐步深入。
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需要,正确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吸引更多的学生到图书馆来提升自我价值。
      3.4开展各式读书活动
     开展读书活动,让广大学生从优秀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
      3.4.1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有目的地读书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设立读书主题,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更大兴趣。每一个主题,都要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务求使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见识等有全面发展。比如每一个学期确定一个主题“感恩”,由图书馆帮忙精选出相关主题的文献资料,通过征文、演讲、辩论等形式使学生自觉地围绕着主题,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思考问题,深刻了解“感恩”在我们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它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3.4.2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
      寒暑假期间,学生的课程压力减小,有充裕的支配时间,因此可以籍此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修养。除了参加各种艺术活动之外,阅读好书也是其中一种不错的选择。语文科组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作业,并结合各自的假期经历,写一篇假期读行心得。开学后再组织专题班会进行交流和评选,对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3.4.3读书报告会
     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就某一学科邀请相关的老师或优秀学生代表举行读书报告会,把自身的读书经历与学生分享和探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学科兴趣。
     3.4.4读书沙龙
     阅读,既是读者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也是和作者之间的交流过程,更是和志同道合者的探讨过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通过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把读书爱好者组织起来,让不同的思想擦出智慧的火花,也是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的一个好方式。并不断扩大范围,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形成人人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4.5图书漂流
     图书漂流是一种文明礼貌的奇妙之旅,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漂流是指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喜欢阅读的人可以将它取走,读完后再将其放到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之人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馆可以借鉴这个概念,在校园设立漂流书架,进行自然漂流。学生看到自己中意的书,可以随意取阅,看完后,可以将书放回原来的漂流书架,也可以放到其他地点,继续漂流。
      这种好书共享方式,不仅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还可以加强学生们的诚信和责任心。
     结语
     书香校园,是散发校园文化底蕴的过程,是传承校园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图书馆须寓校园文化于读书活动之中,让学生能够读到更多有理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不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每一本好书如同一朵花,有它的美丽,有它的芬芳,却永不凋零。这永不凋零的花海,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溢满香气!正是:常听读书朗朗声,更闻铅墨淡淡香。
          
                               
参考文献
1.庄文梅.少儿图书馆如何深化导度服务工作.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1)
2.李健.适应新课程改革改进中学图书馆工作.当代图书馆,2007(9)
3.高永梅.浅议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科学教育研究,2007(9)
4.李霞.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塑造健康人格.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7(1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