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图 书 馆 阅 读 指 导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1-01-06 14:40
 
佛山市顺德区陈惠南纪念中学  黄晓妮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指导中小学生充分利用书刊资料,引导他们选好书,读好书,会读书以及培养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是图书馆的主要任务。针对目前学生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读物无选择、阅读肤浅无方法等问题,图书馆应加强对中小学学生阅读的指导作用:
     一、 指导学生“好读书”
     学生爱读书,需要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当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思考和记忆。阅读的兴趣受学生的性格特征、认知水平、阅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此,图书馆往往在新生入学之际,就会同学生管理部门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参与入学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阅读的意义,让学生产生好感。
     借阅服务中,图书馆员要树立“服务至上,读者第一”的思想,积极、主动、热情地为阅读提供服务,使学生一到馆就被浓浓的书香氛围所感染,产生阅读欲望。学生一进馆就能得到热情的接待,周到的服务,产生亲切感,温馨感。
      图书馆需要持续地布置一个幽雅的阅读环境,地面清洁,窗户明亮,墙壁张贴色彩鲜明,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室内保持安静,图书摆放井然有序,这些我们学校做得很好。书刊资料完备齐全(有待加强)。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他们把一部分的课余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利用图书馆上来,真正把图书馆变成自己增长知识才干的“第二课堂”,从而让学生热爱读书。
      二、指导学生“会读书”
      指导学生会读书是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指通过阅读活动的探索与积累,而总结、归纳出的一种准确、高效、挖掘的阅读技巧,包括迅速摄取文字信息的能力;高度概括总结能力;准确理解内容及挖掘隐含信息的能力;正确评价和鉴赏作品的能力等。
     (一)阅读法学习
     对学生阅读方法的辅导,是提高他们阅读效率,养成会读书习惯的重要途径。它能帮助学生筛选读物的内容,加强记忆与理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的大力协作,
并进行阅读方法的交流和学习,定期进行阅读心得体会的总结,评选读书之星。
     (二)阅读笔记要求
    有些学生,平时看了许多书,知道了很多材料,但往往要用时又模糊不清,记忆混乱。这是由于平时没有做读书笔记习惯。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是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人有一条著名的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指做读书笔记。善于读书者总是书不离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及烂笔头”。做读书笔记有助于学生巩固记忆,积累有用资料,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启发学生对学习心得进行归纳、把自己理解最深、感触最大的体会写出来,这样既可加深对原书的理解,深化认识,又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三)与班级互动
     学校团委与语文科组建立“书香班级评定制度”,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学生读书活动提供“一条龙”选书、导读、点评等服务。图书馆定期向学生提供新书报道、书评和摘要,并及时收集各班级的新颖生动的读书心得和书评文章,通过板报和宣传等形式发表出来,以此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会读书。
     三、指导学生“读好书”
    只有选择好的、有意义的书籍,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使其受到教育和启发。
     (一)做好宣传工作
      学校的宣传工作,是阅渎辅导的基础和起点。通过宣传,推荐优秀的书刊资料,激励广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又起到教育的目的。广泛的宣传形式有新书新刊通报、新书架展览、专题书刊展览等。
     (二)推荐优秀书目
     发动全校教师的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师,请教师帮助推荐书目。面对大量的馆藏文献,很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此时如能及时加以引导,将对他们大有裨益。图书馆经常邀请专业教师在自己所教授专业上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有的教师还将课堂直接放到图书馆,围绕某一观点,围绕某一现象组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查到需要的书刊。
     学校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地位已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被誉为学校教科研的基地,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场所,学生的第二课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