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陈惠南纪念中学 李丽君
前言: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难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也不断地下降,但阅读又不仅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需要,阅读更是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体现,作为语文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责无旁贷。
关键词:推荐 引领
海外媒体曾经发布一个读书报告: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看21本书,日本人平均每人每年看17本书,而我国平均每人每年才看3本书。另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平阅读量连续6年呈下降趋势。但网络阅读率大幅攀升。这个结果显示:危机与希望并存。我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任何一个国家里,读书人口的比例是国民文化素质的直接体现和反映。一个国民具有读书习惯的国家,国民身上几乎能处处表现出可敬的文化教养。
当代学生不愿意阅读有原因主要有二个:
原因一:读图时代对读书的冲击。电视、电脑一看一玩不知不觉就是几个小时,让学生平心静气的阅读,确实很难,就是看也愿意看一些内容肤浅的校园文学,无聊内容的漫画等。
原因二: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普遍下降。由于阅读量的大幅减少,有调查显示,不仅仅是中学生阅读能力下降,大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不怎么样。阅读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据统计每年的高考语文的阅读得分率也普遍很低。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学生都来享受阅读的快乐,使阅读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也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需要。
由此看来:引导并指导中学生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怎样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1、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
作为语文老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阅读世界,不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无法对他们的阅读做很好的引导。因此语文老师平时必须注意调查和了解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的类型,并且老师也应该对学生感兴趣的课外书有针对行的进行阅读。对学生感兴趣的课外书,老师应该作调查。例如前一段时间我对学生进行"您最喜欢的书籍"的调查中,我发现:男女生不约而同地将"侦探推理小说"放在了首位,这个调查显示"侦探推理小说"对好奇心强的中学生最有吸引力。卡通漫画在男女生中分别占有42%和51.6%,也广受欢迎,因此我们在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应迎合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老师也不能只站在现代文学世界的门外观望,应该走进去看一看,我们会得到许多乐趣,我们会走到学生的心里去,这样才能与学生引起共鸣,才能给学生推荐他们爱看的好书。只有潜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才能引领学生走进精彩的阅读天地。
2、精心选择推荐书目。老师在讲授课本上的名著或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时候,还可以根据所学篇目推荐作者的其他作品。如:七年级上期讲授《皇帝的新装》时候,可推荐《安徒生童话》《郑渊洁童话选》等。讲授《女娲造人》时候,可推荐《神话故事新编》。下期可因为《童年的朋友》阅读高尔基的《童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读鲁迅的《朝花夕拾》等。讲授九年级的《我的叔叔于勒》的同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项链》《漂亮朋友》。教师也可选择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推荐学生读。每学期让生读3至4部名著是完全可以的。
3、充分利用好假期的阅读时间。根据不同年级同学的特点,在寒暑假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品。例如:七年级下学期的暑假可布置的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八年级我布置读的是《童年》、《朝花夕拾》、《草房子》、《爱的教育》。九年级可以推荐阅读课外小说《花季、雨季》《女生贾梅》等。第二、利用平时的阅读课。初一初二年级每个星期有一节的阅读课,可以利用这一课时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杂志。如《青年文摘》《杂文》《中国校园文学》《男生女生》《读者》,《科幻世界》《科学世界》等。另外,还可以适当允许学生阅读一些漫画、幽默笑话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第三、目标分散,每天布置读一点,大约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把一本书读完是可以的。
4、对有关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做检查。可要求对书中的精彩片段摘抄下来,这样,他不看也得看,最起码精华部分他了解了。也可以让他们跳跃着摘抄,隔几章摘抄一点,学生为了找到你要求的章节,就跳跃着读了一点。其次让学生搜集有关这部作品的相关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他要浏览、要筛选,这样对书中的人物、情节、写法等等,都有了一定层次的理解,即使有的学生懒惰没读完全书,这样一来他对这本书也大概了解得也差不多了,也会有一定收获的。
二、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1、辩论赛。例如:学生读了《西游记》后,老师可以在课堂里设计对于“唐僧”这个人物的评价。学生可以充分谈自己的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就行,辩论比赛前学生必须对这个人物做详细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加强学生对这部作品的熟悉程度。
2、老师经常讲故事。讲故事是最古老、永不过时的、不分年龄层次的、最能吸引学生的一种方法。一个个小故事,滴水成海,辉映大千世界,折射百态人生,其中博大奥妙的智慧,滋养我们的心灵,净化我们的灵魂。
在平时的课堂中,我经常将故事给我的学生听,有时,我会把故事讲一个开头,先吸引学生,再告诉学生这个故事在那一本书或那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你们如果想知道结果的话,自己去看吧。例如我在推荐《朝花夕拾》中的《无常》时,我就是这样开头的: 同学们,一听到无常,你马上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作答)偏偏有这样一个无常,他是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鬼,一天,他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于是大胆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让人好生气呀!这个可爱的鬼出自哪里呢?出自鲁迅笔下的《朝花夕拾》中的《无常》。想知道这个故事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来。接下来,学生自然就会自觉地,很感兴趣的把这个故事读完。在平时的课堂和一些课外的时间,我还会跟学生讲钟楼怪人、伊豆舞女、葛朗台、大人国、小人国、讲阿里巴巴、天方夜谭、讲梁山好汉、讲诸葛亮的智慧、讲曹操、讲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讲宋定伯捉鬼,讲昭君出塞,讲高山流水觅知音,讲福尔摩斯、讲韩寒、郭敬明,讲龙应台的散文,讲刘墉、讲三毛……老师运用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语言,给文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抹上一层绚丽多彩而又神秘诱人的文学世界,引领学生感悟文学的魅力,使他们爱上文学,爱上阅读,离不开阅读、自觉阅读,使他们躁动的心平静下来,长期坚持给学生讲故事可以达到很好非常好的推荐效果,可以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带进精彩的文学世界。
我告诉学生:只读了课本的人,不算是读书人,只有广泛涉猎文史哲著作,尤其是在文学世界里自由徜徉过的人,才算是一位读书人。而且那些爱阅读并能够掌握写作技巧,能够用属于自己的文字构造精神世界的人,才是智慧的人!相信课外阅读会引领你走进精彩的文学世界,会让你品味到阅读的快乐!
3、鼓励学生利用Blog日记的形式写阅读笔记。用Blog写阅读笔记最大的优势在于文章能在Internet上发表,能受到很多人的“批改”。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 Blog 使学生有发表的欲望,有写作的动力,与传统的写作相比,他们更积极主动。我平时鼓励学生利用Blog写阅读心得,完成的同学交流心得,也可以浏览别的同学写好的作文。利用Blog会有全新的效果。会被很多人浏览、评论,教师可以对个人Blog 或小组Blog的有关设计、点击率、文章质量、等方面进行评比;学生在Blog 中的精彩言论和文章及时公开表扬或在班上张贴、宣读;结集出版班刊、习作选;推荐优秀文章发表。总之,教师想方设法采取有效措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通过这种全新的写阅读笔记的形式,极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长期坚持下来,能达到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进而提高写作能力的三赢。
我告诉学生:捧读一卷卷书,相交一位位心灵挚友,拜访一位位作文导师。它将滋养你的心灵、历练你的性情、丰富你的人生,让你睿智坚强、向上。而你的写作思路,也由此豁然开朗。
书籍,是学生的良师和益友,能赐予我们智慧的力量。我们从浩瀚文海中汰繁去芜、披沙拣金,书籍中有催人泪下的真情告白,也有启发心智的人生感悟;有激人奋进的声声凯歌,也不乏发人深省的点点哲思……可谓是熔人间万象于一炉的宝库,既有利于我们培养综合素质,又能让我们学习到丰富的课外知识。在信息时代发展飞速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语文老师应该发挥积极地推动和引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