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四基小学 刘红
[摘要] 书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永远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不会读书、不好读书的人将来肯定不会是一个心灵美丽、情感丰富的人。图书室是我们再学习、再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的心灵净地,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只要你踏进图书室的大门,它绝不会辜负你的辛勤劳动,是永远没有围墙的。让我们在图书室“乐起来”、“活起来”,让我们踏着进步的阶梯,迈向心灵的彼岸。
[关键词] 精神食粮 乐、活起来
图书室收藏的书刊文献是人类自古以来总结出来的知识结晶,是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和信息资源的源泉。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重要的是人的智慧和知识的积累。图书室作为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集散地,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想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对学生的读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图书室加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有针对性地指导,引导学生乐读书,让图书室乐起来
(一) 打开书,知过去,跟现在,想未来。
让孩子爱看书,在书海中畅游,享受人生的所有乐趣。而要让孩子爱看书,要靠平时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生对获取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就开设图书课,引导孩子利用图书增长知识,扩展视野,丰富想象力,扩展思维空间,开阔视野,也增强了理解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掌握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书,更要了解孩子对书的需求和爱好,才能做到因势利导。
静心吸吮知识源泉,更显真才实学本色,这离不开赏识教育。
著名教育工作者薛瑞萍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只要我们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经常赞美我们的孩子,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就会愈加出色。比如夸一下刚接触故事的孩子,你听得真仔细,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提个问题,孩子回答对了,及时表扬他,再大些可以鼓励他给别人讲故事,当小老师,让孩子真正感受读书的快乐。
(二)知识构建和谐世界,阅读成就精彩人生。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它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使思考变得更纯洁,更健康。
让学生爱上图书室,那是因为图书室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海洋。让学生能够多在海洋中畅游,喜欢在海洋中畅游,通过畅游从中获得无限地乐趣,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采取的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比如说:通过组织故事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博览群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示等安排筹划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吸引他们到图书室里查找资料,培养他们主动读书、用书的意识。比如组织读书活动:
1.做好阅读记录卡: 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填写好读书活动阅读记录,坚持记录下自己所读的故事题目。以此来激励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2.开展读书活动:为了使学生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可以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如读故事、讲故事比赛,好书推荐会,古诗朗诵会等。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①适合低年级的
a. 剪贴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和图画剪下来,贴到摘记本上,贴的方法不求统一,但要求整洁。
b. 添画法:针对低年级学生阅读范围小,老师提供给学生简短的儿歌和童话等,让学生贴在摘记本上,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内容在本子上添上美丽的图案,不仅增加了美观的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②适合中高年级的
a.摘录法:学生在阅读时,看到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就可摘录在本子上,形式不拘一格,分类不作统一要求。
b.圈划法:要求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边圈划的习惯,促使学生读思结合,理解内容,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能力。
c.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指导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 结合实际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感受体会等。
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寻找他们的兴奋点。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就要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1是精读法: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直到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2是选读法: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以便学以致用。比如不会写作文开头,便可从作文书刊中选读若干篇作文的开头,进行仿写和借鉴。
3是粗读法: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
4是摘读法:用摘抄文章的有关内容或优美词句的方法去度,学生可以从摘抄本中选用资料,丰富写作内容。
二、加强管理,让图书室活起来
(一)图书室的服务观念要及时转变
图书室不仅仅是简单的“借借还还”,应把信息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图书管理员主动向学生讲图书馆里文明的读书习惯;图书的分类方式;抄录、剪辑、旁批等图书信息的搜集整理方式;在指导下,让学生通过撰写书评、图书介绍等活动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不但会看书,更会高效率地使用图书。图书室还可以每学期评选优秀小读者,让学生们都以爱读书、会读书为荣,从而在全校范围里营造浓厚地读书氛围。
现代社会需要、师生满意地图书室不是朝夕之事,理念的更新是最关键的。时代在前进,图书室的理念也必须不断更新,才能真正将中小学图书室办好。
(二)图书的摆放
图书的摆放书脊全部向外,同学们可以自己走进图书流通室任意翻阅图书,任意选择图书,墙壁上我们也要适当加以美化、修饰,整体上给孩子一种休闲和趣味的感觉。
这种借阅方法的优点方便了读者查阅和借阅资料。
缺点是在管理上,有的学生会频繁地把不同的书从书架上拿出来翻看,然后不放在原来的位置,形成乱架,增加了图书管理员分类整理图书的工作量,而且图书还存在被盗的可能。所以,我们在管理中,会发现有擅自偷书的学生。大家都知道,偷书不叫偷,叫拿。我们对这样的学生一般是采取德育教育的方法,让其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就可以了。我们不把学生的错误行为公布原因是,现在的学生心理比较脆弱。人们的整体素质不是完全一样的,总有高低。所以,有的学生或老师就会把自己喜欢的书拿走,据为自己所有。有的也会把书看完了以后,扔到垃圾箱里,神不知,鬼不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做了许多宣传,比如:“你把书拿走了,别人就看不到了”;“资源共享,人人有责”;贴上一些标语:“爱护书籍,人人有责”;“丰富你我他,盈满人生路”;“知识家园,精心呵护”;“书籍是智慧的源泉,进步的阶梯”;“爱护图书,从你做起”等等。我们认为,一个人从低素质到高素质,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和循序渐进的时间。而图书室提供的图书,本身就是教育人的,相信在读者看书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能够提高自身素质,杜绝擅自拿公共财产的小事情,自觉遵守图书室的各项规章制度。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在墙上贴“阅后请自觉将书放回原处”。这也是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进行的。大家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也就习惯于遵章守法,自我严格要求。
所以,我们说,进入图书室,处处都是给人以精神食粮的生产基地,你尽管在这里摄取自己所需的营养。因为书籍是补充人们精神饥渴最好的营养物质。
文明的中国,更加强大,文明的社会,更加和谐,文明的校园,更加美丽,文明的书馆,更加宝贵。
让我们的孩子都习惯读书,喜欢读书,享受读书,让学生可以随时阅读,自主借阅,让图书室真正发挥最大的价值,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着书香的气息。这就要图书室开阔视野,整合资源,突出特点,更好地为我们提供精神食粮。
参考书目:
[1]《教育转轨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问题新探》罗映红 《图书馆杂志》
2002年第3期
[2]《对中小学图书馆几个问题的体会》方习国 《图书馆杂志》1996年第6期
[3]韦忠明.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