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开展中学“阅读疗法”新领域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21-08-31 16:40
佛山市南海区盐步中学  房芳芳
 
      摘  要:文章论述了阅读疗法的功能作用及其重要性,针对当前中学生青少年受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尝试开展阅读疗法的实践服务活动,探讨了中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实践中的一些方式方法。从而分析了中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必要性。
     关键词:  阅读疗法   图书疗法   中学图书馆
 
      一、认识阅读疗法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1、定义
      阅读疗法(Biblotherapy)又称书籍疗法,是以书籍作为治疗手段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书籍疗法通过治疗者向患者推荐一些有益的相关书籍,使患者通过阅读(或在治疗者指导、帮助下阅读)来达到缓解、消除心理失调,促进心身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阅读疗法”一词由“图书疗法”一词延伸而来,《伟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第三版定义如下:(1)用有选择的读物辅助医学和精神病学的治疗;(2)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帮助解决个人问题。
因此,阅读疗法的定义应为: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和辅助治疗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2、功能
     阅读疗法的功能应包含两项,一是治疗心理疾病,二是预防各种心理问题或疾病、健全心理素质。阅读作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方式,她对所有进行阅读活动的人都具有心理上的积极意义,它能缓解精神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3、作用
      阅读不仅是对文字、图象、符号的理解,而且是一种心理体验的过程,能够产生感情、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情感、意志、兴趣等心理现象,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分析、模仿学习、不断强化的心理过程,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确保人的心理始终处于健康的状态;通过阅读,可以使人的心灵始终与外界保持交流,保持心理系统的动态平衡,促进心理健康;通过阅读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弥补人的精神缺陷,从而能够完善人的人格,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人有怒、喜、思、忧、恐,阅读作品中也同样体现出这些情感,阅读疗法的治疗机制是通过共鸣、净化、平衡、领悟等心理作用对阅读者产生作用的。阅读是阅读者与作品双向交流的心理体验,阅读过程就是阅读者情感与作品的内涵引起不同程度的共鸣的过程。人们在阅读过程中,潜伏在心里的某一情感可能会与作品中的某些内容产生强烈的认同和共鸣,使内心的痛苦、焦虑和压力得以释放,或激起某种崇高的感情,或改变处事的态度,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调节和慰藉,使心灵得到净化,帮助人获得心灵的平静与和谐;在阅读过程中,作品的内容会使人的内心冲突不自觉的外向化,而人的心理活动又使作品的内容之间的整合,最终产生了领悟。一旦有了领悟,人就会顿感生命发生了飞跃,人格境界得到了升华,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4、优点
       阅读疗法以其不伤自尊、不泄露隐私、经济简便等突出优点,中学生能乐意接受。阅读疗法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在解决中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心烦焦虑、孤独、忧郁悲伤、交际困难等心理问题有效率在60%以上。西汉刘向指出:“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深刻阐明了书对疾病、养生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精神疗效。图书疗法的原理与“调畅情志、修身养性”是相通的。因此,在中学图书馆开展图书疗法服务是可行的并且是很有必要的,它是调整的辅助治疗,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力,改善人的情绪,消除疾病带来的消沉、焦虑、压抑情绪。美国精神医学专家高尔特说:“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
        二.分析中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必要性
        1、中学生是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一个时期,由于生理、社会和个性等因素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他们的身体、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各方面的发展还不稳定,不够成熟;同时学习负担过重、竞争激烈、压力过大,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据调查统计,美国青少年心理素质合格率为44%,日本为65%,而我国仅为17%。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中学图书馆开展图书疗法服务是对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2、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如果不加以正确的领导,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最终发展成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而阅读可以使中学生从书中获得今后甚至人生的榜样和人格力量,使之具备克服当前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面对今后人生挑战的心理素质。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从图书馆收集的心理学杂志文章中找到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对于渴望更深地认识自己和克服成长障碍的中学生来说,阅读这些著作和文章,就是与心理学家进行无声的交谈。有些同学正是通过读书,鼓起了去找心理医生的勇气。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品的感情内涵引起程度不同的共鸣的过程。阅读不仅仅是对文字符号的理解,而是心理体验的过程,能够产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情感、意志、兴趣、认同、净化、领悟等心理现象。这种心理治疗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它在排除中学生心理困扰方面起着父母亲人、老师、心理医生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开展“阅读疗法”服务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导航
       1、在还未大力普及阅读疗法服务的中学里,我们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向学生加强力度对阅读疗法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了解阅读疗法的原理,作用及基本知识,正确认识阅读疗法的预防,治疗和发展功能,使之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阅读疗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有关阅读保健活动的服务与管理,培养学生自觉而有效地利用文献这种特殊药物预防和调试心理状态的兴趣和习惯,使之终身受益。
       2 、通过向同学们推荐一些有益的相关书籍,使他们通过独立阅读或在阅疗老师指导下阅读,缓解或消除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阅读疗法是介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和心理之间的一门交*学科,其成功与否咨询管员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首先要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心理治疗、图书情报学等方面的知识。其次要了解各种读物的治疗作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为各类心理患者开出不同读物的治疗处方,做到“对证下书”;再次,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技巧和亲和力,态度和蔼亲切,能较快地获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解除戒备心理,乐于交流,从而发现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
        四、我校开展阅读疗法服务探索中的一些方式方法:
         1、设立阅读疗法研究成员
        在由应试教育逐步过渡到素质教育的转折时期,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形势的发展呼唤校园成立由心理咨询师指导、图书馆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心理协会,建立阅读治疗小组。在这个组合中,心理咨询师和图书馆老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心理咨询师还应通过培训系统掌握心理学、教育学、图书情报学以及与心理治疗有关的科学知识。图书馆老师除了懂得心理学、教育学和情报学外,还要了解各种读物的治疗作用,为服务的开展提供丰富、针对性的文献。学生成员挑选出责任心强能积极主动在同学中搞好宣传工作的人员来担任。
       2、建立具有环境特色的阅读疗法阅览室
       (1)开展阅读疗法服务并不单纯应用于阅读课中,它应贯串于学习、生活和娱乐之中,避免学生把它当做“精神治疗室”。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因此,我们给它取名为 “雨过天晴阅读室”。该室的藏书选用了有助于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的图书书刊。室内环境布置得幽雅、静谧,清新、整洁、舒适,气氛融洽而又明快,在直观上使读者一走进这种环境情绪就自觉有所调适,人就变的开朗合沉静起来。如窗帘选用天蓝色的,窗台放置一些绿色盆景,同时还设置了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并在书架或墙上张贴“抑怒”、“镇静”、“放松”、“振作”、“努力”、“拼搏”、“进取”等导读标记,以便于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阅读治疗阅览室的藏书要有针对性,集中展示有助于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书刊。我们通过教育学、心理学了解青少年常见的不健康心理——抑郁性、多疑、退缩、嫉妒、无端恐惧和过度焦虑等,并在学生读者中首先进行了一次“青少年心理困扰求助解决方式的调查”和“有助于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书刊类别的调查”,从而更准确地掌握目前我校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及他们对文献需求的求助量。这两项调查为阅览室文献的合理配置提供了依据。当然,心理学书刊是收藏的重点。如、《心理科学》、《心灵世界》、(校园心理)《心理与健康》、《大众心理学》、《心理辅导》《心理医生》。〈心理世界》、《心理辅导》、《心理医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刊物。《读者》是各年级学生的最爱,从他们的读书摘抄和读后感中,我懂得了:诸如《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知识小拼盘”,哪怕是一条人生哲理或是一个小幽默,也能令他们莞尔一笑中领悟世情,排解忧愤,起到愉悦轻松的目的。另外还购进了一些中学生比较喜欢且实用性较强的心理方面的图书。如:《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如何排遣你的烦恼》:《怎样解除焦虑与烦恼》 《你的过去,将来人生心理指导大全》 《健康心理学》《奇妙的自我心理暗示》《走出情绪低谷》。
        3、加强阅读辅导
       (1)阅读疗法的重要工具是读物,因此,帮助和指导他们选择最适合的读物是阅读辅导的工作和重要职责和内容,也是阅读疗法最重要的环节。图书馆老师根据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刊目、专题文章,指导学生阅读。阅读辅导人员根据治疗的目的,心理问题的类型和患者的特点来指导学生的阅读。
      (2)在指导患者阅读时,努力启发患者正确发挥自我意识的调节能力,使其自觉地避免接触那些可能增加自己精神负担的读物,使自我暗示与治疗要求和目的相符合。所选读物应符合治病的目的、患者的情况和病因以及阅读水平,要避免观点模糊甚至错误的书籍。
     (3)阅疗人员把阅读辅导渗透到中学生的读书生涯中,使他们的身心通过读书而得到健康有益的发展。从面也提高阅读品味,倡导经典阅读,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进一步完善其人格。
      五、开展阅读疗法服务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说明了中学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必要性
      (1)实施阅读疗法要做到“三性”:第一,保密性。阅疗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保守秘密,维护学生的隐私权。这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心理基础;第二,尊重性。在承认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和价值,相信每一个学生有发展自我的潜能;第三,艺术性。既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又要有敏锐的感知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既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吐露心声,又要善于从他们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准确找到问题所在。
      (2) 阅读疗法有一个著名的公式:选择恰当的图书+心理指导+保健目标=阅读疗法。实施阅读疗法,推荐读物十分关键,要把握好推荐读物的基本原则。推荐读物首先要避免悲上加悲、喜上加喜,也就是对于悲愤的人要给他推荐令其高兴的读物,对过于悲愤的人要给他开列促其冷静的读物,这是推荐读物的基本原则。
中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必须与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保持密切联系,联手合作,共同努力,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阅读,在书海中为学生导航,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塑造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正如科学家杨振宁所说的:“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长学问,还可以防病,治病,养德健身。许多疾病源于不良情绪和行为,而读书是最佳的心理治疗”。
     (3)阅读疗法集预防、治疗于一身,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健心;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并举,标本兼治”的独特疗效。中学生即使没有心理困扰、没有心理疾患,也可以起到预防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也可以通过阅读增长知识,改善气质,弥补精神缺陷,也可以通过读书增长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抵御心理“病毒”的免疫力,开发生命的潜能,提高心理素质。所以说阅读治疗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图书馆是责无旁贷的。
      中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不但能为中学生调适和化解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而且能为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充足的“养分”。阅读疗法是集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是教育改革中一个全新的领域,在中学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服务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它需要领导者的重视和支持;它需要中学图书馆在开展这项服务实践中阅疗人员的不断努力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胜江,张大均。阅读疗法:概念、运用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医学与哲学,2005(3)2、刘建新著。大学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广州:暨南大学出版,2005
3、韩永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沈固朝,西方对图书治疗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6)
5、王波,阅读疗法概念辨析。图书情报知识,2005(1)
祝捷,胡斌,王子舟。医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初探。图书与情报,2004(2)
6、王波。阅读疗法书目。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5)
7、张敏。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的心理阅读疗法。医学信息,2005(7)
(作者单位:南海盐步中学    邮编:52824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