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浅析中学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课的意义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0-12-14 11:13
 
佛山市三水区河口中学  黎顺娣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语文教学逐渐改变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成为了关键。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采撷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使学生热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图书馆是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地方,图书馆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拓展和深入,图书馆要通过增加各类各样有益的藏书,吸引更多的学生到图书馆来看书,拓展知识面,学到更多有益的知识。
图书馆作为学校里藏书最多的重要场所。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如何正确引导,这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以前有很多学生从不去学校的图书阅览室,更谈不上去图书馆借阅图书,对自己学校的图书馆没有了解。开设阅读指导课,可以让每个学生兴趣浓厚地,了解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使学校的各项资源充分利用人人共享。从而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增长知识的目的。
      摘要《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明确指出:“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时,就会产生一种喜欢和愉快的心情,同样,学生只有对阅读真正产生兴趣,才会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后天培养的,这当中也要营造一个积极学习的氛围。我们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增加藏书、摘其中引人入胜的内容进行宣传。
      图书室定期购进各类新书,增加藏书,保证图书的保有数量,才可能使同学们有书可读。可根据同学们的阅读兴趣,采取适当的形式和向同学们介绍新买的书,如开设图书宣传栏,定期制作、图片信息,传递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在图书馆找到其喜爱读的书,除了在图书馆显眼的位置张贴名人名言,还要在课室及公共场所张贴,使学校营造一种积极学习的氛围。开辟新书展示区,根据学生的兴趣向他们推荐中外名著的简写本、科普读物、童话、寓言、故事等,向高年级学生推荐中外名著与经典、名人传记、散文、杂文、诗词等,划分不同类型的图书。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图书的兴趣,图书馆的宣传工作,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让学生在阅读中长见识,明是非,增智慧。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和专任老师相互配合。
      2、培养同学们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配合课堂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培养同学们独立阅读学习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图书馆积极配合语文科教学,坚持图书馆天天开放,并且为各班订做小图书架,并由各班的学习委员担任管理员,学习委员可根据语文课外阅读大纲的规定和教师推荐的书籍,定期到图书馆统一借书,做到班上每人都能读到好书,阅读量大的同学还可以凭借书证到图书馆自行借阅图书。这样同学们在阅读中增长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了阅读的愉悦,根据我们的统计记录,这两年学生到图书馆借阅的人次不断增加,读书热情十分高涨,从过去每学期人均借书不到8册,增到人均借阅达13册。
      二、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优秀课外读物。
      正确地选择一本好的书,是学生深入读书、赏析的前提。中学生的知识面窄和社会经验的不足,还有其生活阅历及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如果缺乏必要的指导就会导致学生误入歧途,还会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书籍是很重要的。
       1、注重选择一些与课堂学习和思考的参考书籍。
中学生正处于求知识,打基础的时候,教科书的内容比较有限。其内容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教学,积累,实践编写而成的,有些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差距较大,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需要。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掌握好课内要求的知识,但这是不够的,须有图书馆的营养补充。
       2、加强图书馆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中小学图书馆的主要读者是青少年学生,图书馆大量有益的书能帮助学生提高读书写作能力,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中小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从课堂教学中获得,其次是来自课外学习。是以课本为主,参考书为辅的,通过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范文,教会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而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写作水平,除课内阅读外,还得让学生广泛接触课外书籍,以获取各类知识。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它的重要性和课内阅读不分伯仲。多数学生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课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他们渴望在课外书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陶冶。
      3、活到老,学到老,同学们迟早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教师不可能跟随他们一辈子,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还会碰到很多问题、很多搞不懂的东西。他们今后怎么办?只能自学。今天,我们就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探索的本领,这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三、学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指导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中小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一些问题,他们课业负担重,没有太多时间阅读课外书,一般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分为指导型阅读和自主型阅读两种,指导型阅读是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大多与课内学习配合,比较有明确的目的性;自主型阅读是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有可能出现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不同时期对不同年级段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把课外阅读与课文教学、写作教学以及听、说、读、写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
      1、增强对同学们阅读方法的指导。
      很多同学的课外阅读都是随意的,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而获取最佳阅读效果的主要途径是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因此,图书馆在开设阅读指导课时应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择优选取,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阅读方法。
      2、增强指导同学们做好课外阅读笔记。
      大部分同学们,平时看了许多书,知道了很多材料,但往往要用时又模糊不清,记忆混乱。这是由于平时没有做好读书笔记的习惯。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是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人有一条著名的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指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及烂笔头”。做读书笔记有助于学生巩固记忆,积累有用资料,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启发学生对学习心得进行归纳、整理、把自己理解最深、感触最大的体会写出来,这样既可加深对原书的理解,深化认识,又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3、开展演讲、作文比赛,组织交流同学们的读书心得等活动。
     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演讲比赛、作文等等。通过这些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展示读书才华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的读书兴趣。参加各种读书活动又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这样学生的读书积极性明显地得到提高,也促进了他们学习成绩特别是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2008-2009学年学生及学校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情况(摘录)
姓名
 
奖次
级别
获奖时间
摘要
李晓君
(学生)
荣获佛山市三水区“6.26国际禁毒宣传月初中组
二等奖
三水
2008-9
辅导老师严少枝
林韵弟
(学生)
 
 
2008年”欧文来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二等奖
三水
2008-9
辅导老师邹艳芳
 
         陈杰文
        (学生)
 
2009年”欧文来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二等奖
 
 
 
 
  三水
 
 
        2009-9
 
 
辅导老师梁新华
 
 
        阮雅乔
      (学生)
2009年”欧文来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一等奖
 
 
 
 
  三水
 
 
        2009-9
 
 
辅导老师梁新华
 
               
 
姓名
 
奖次
级别
获奖时间
摘要
秦文钰(学生)
2008年“语文周报杯”三水区初、高中学生作文即大赛中
一等奖
三水区教育局
2008-12
辅导老师卢斌
阮雅乔(学生)
2008年“语文周报杯”三水区初、高中学生作文即大赛中
一等奖
三水区教育局
2008-12
辅导老师陆咏梅
 
 
      真正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给图书馆一个“合适”的位置,使其与课程改革“相依相伴”,让它真正成为学生阅读学习、查找资料、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中学图书馆应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优秀的课外读物,掌握阅读方法,让阅读伴随人的一生。
 
[参巧资料]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9年3月出版
  《世界教育信息》
  《图书馆学刊》
  《读者》
  《青年文摘》
   《微型小小说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