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让“高尚的人”常伴左右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1-01-06 09:23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容边小学  郭孟莹
 
     【摘  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图书馆上村居小学学生本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有效的地方。然而,图书馆的空间有限,加上时间的协调问题,未能真正让全校学生获得阅读的机会。为了提高书的利用率,我们采取了细化工作、图书班级管理、开展读书活动等措施,并取得了成效。
     【关键词】村居小学图书管理  有效措施  阅读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是和高尚的人谈话。”书是阳光,帮助人们照亮人生的道路;书是道路,带领人们走向成功的殿堂;书也是一个个高尚的人,感染人们的美好心灵。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国家图书馆时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由此说来,“读书”就有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双重属性。特别是儿童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推进中小学图书馆事业,促进儿童阅读,也是放飞民族未来的希望。在村居小学里,学生学习途径单一,图书馆成了学生本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有效的地方。然而,图书馆的空间有限,未能真正让全校学生获得阅读的机会。为了提高书的利用率,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成效。
      一、图书管理的过去式
      近年来,学校投入了不少资金丰富了图书馆里的书籍。到现在,图书馆藏书共有约19863册,每学生人均约23册。对于村居小学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充裕的数字。图书以科会科学书籍为主,共有10149本,占总数的63.55%,其中以文学书籍最多,共有5893本,占总数的36.8%。其他书籍类型还有: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等。数量多,种类也多,如果充分利用好,可以成为学生一个课外阅读的天堂。只由于图书馆地方较小,未能真正容纳所有学生。而且为了不影响常规工作,平时各年级分时间段来借书,每年级每周指定借书时间只有半小时到一小时,时间并不足够。部分学生未能及时借书,不能尽情享用图书馆资源。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读书的热情,主动性削弱了。使得图书馆的丰富资源未能充分用于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二、图书管理的现在进行式
      学校图书馆是向学生提供精神食粮;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园地;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读书成为学生是常生活习惯,为了让学生享受更多读书的乐趣,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细化管理工作
      图书管理本来就是比较繁忙的工作,如果没有理清思路,没有注重细节,就会成为非常繁琐而缺乏成果的工作。开展图书管理工作,首先要细化目标:发挥图书的使用效益,以优秀的图书资源来培养学生、引导学生、武装学生,让学生在这些“高尚的人”陪伴下成长。每学期认真制定学期目标、每月目标以及每周目标,所有工作在细致的目标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其次,要细化整理与借阅工作。按照中图法细致分类,还应该按年级的不同需要分类整理。这样的做法结合规范的制度,便细化了分年级借阅工作,强化学生对图书阅读的管理。然后,图书馆应针对不同学段推荐不同的好书。了解新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当时的教学进度,认真查阅已有的图书目录,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和思想认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为学生推荐中外名著的简写本、科普读物、童话、寓言、故事等各类书籍。把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服务于新课程。
     (二)图书班级管理
      1、图书角学生管理
      为推进全民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孩子读好书、勤读书、好读书、会读书、以书为伴、快乐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2009年,学校在每个班都设立了图书角。
在教室的角落里开批出一块小天地,放上书架,然后搜集好书。以“共享百本好书,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发动每一个学生,捐出自己的好书,丰富我们的图书角;捐出自己的好书,为班级、为同学献出一份智慧;捐出自己的好书,让大家同享多读书、读好书的愉悦,把图书架充实起来的。到现在,我校图书角藏书共1221本,每班的图书角都由班里的图书管理员自主管理,学校会组织严谨的管理制度,保证好书得以妥善地保存。每班学生还自主地给本班的图书角起了优美的名字,如“智渊阁”、“”阳光之城”、“拾贝”等等。图书角开辟出来,就能成为学生的精神后花园。开放性强,每个学生只要捐出你的几本好书就能享受班上的所有书籍,享受读书上百甚至上千本的快乐。
      2、设立班级图书箱
      图书馆里拥有丰富的阅读资源,只是碍于地点与时间的限制,未能用于充实学生的读书生活,这是非常浪费的。所以为了增加学生借阅图书馆书籍的机会,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图书馆在本学期开始,把部分图书外借给语文老师,设立图书箱,用于本班学生借阅。各位语文老师就成为了图书箱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图书馆书籍的管理者。老师挑选50—60本适合本班学生的图书存放于图书箱内,把挑选出来的图书做好登记工作,在图书边上贴上书的编号,再按号码顺序放进班级图书箱。老师的管理更能规范学生的读书行为,保护图书这学校的重要产物。图书箱的图书经过老师的精心挑选,针对性强,符合各班学生的实际要求,是学生阅读的另一块宝地。
      (三)开展读书活动
       要全面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必须要抓好读书活动。读书活动是阅读的动力,也是检验阅读效率的途径。根据小学生特点,读书活动要做到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并想办法扩大学生的参与面。针对不同的学段,我们开展了不同的读书活动,有目标,有主题,让学生读书乐,乐读书。如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化精粹古诗的爱好,举办了“古诗擂台赛”;低年级举行了班级故事会;四年级以上要求有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学期末时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等等。活动的激发下,学生借书读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甚到部分行为习惯落后的学生由于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很多同学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改变了很多。校园内读书氛围日益浓厚。
      三、图书管理的完成式
      图书管理工作在学生的支持,老师的协调下有条理地进行。在班里设立了学生捐献的图书角,以及学校图书馆调出的图书箱,让图书走出了图书馆的空间,来到学生身边,学生阅览图书更加随心所欲,激发了学生无穷的阅读兴趣,扩大了知识面。积极的阅读,让班级溢满书香,让校园溢满书香。为了进一步了解措施的成效,我以六年级的125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学生在一个学期(大概四个月)的时间内的阅读量。调查发现:学生总阅读量约1141本,平均每位学生读了10.7本课外书,其中一名学习非常落后的学生也读了6本书,其中阅读书籍最多的学生达111本。这结果表明,学生发现“桃子”摘得容易,自然就兴趣大增。更让我惊奇的是翻阅学生的读书笔记,学生用多样化的形式,记录了自己读的好书内容、读书时的心路历程、读好书的心得体会等。
 
      学生真正享受到书中有森林绚丽的梦想,有大海碧波的光芒;书中跳跃着美妙的音符,充满了生命的憧憬,乐于做个快乐读书人。
      四、图书管理的将来式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明确提出的“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是关系学生活的工作,是建设良好校风的重点工作,图书管理更是是一项长期性的细致工作。因而我们要保持这种管理的热情,创新管理的办法,真正做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学生与书籍常伴,与“高尚的人”常伴,将来也能成长为一位高尚的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