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谈新形势下的学校图书馆建设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1-01-06 16:11
佛山市禅城区东鄱小学 颜德娟
 
     摘要:根据多年负责学校图书馆建设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图书馆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一些建议,使图书馆更好的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发挥图书馆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是图书馆建设的根本目标,在充分认识图书馆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必须坚持把图书馆建设好。
    关键词:图书馆  新课程教学  图书馆软硬件建设
 
     随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图书馆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近年,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通过不断对学校图书馆业务开展情况的考察和分析,认为图书馆要加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建设,以提升本市各学校图书馆的总体使用环境和教学服务能力。
 
     一、图书馆硬件建设
    (一)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校图书馆整体环境
     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主管部门及师生对图书馆作用的认识,取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教育部门及学校自身应建立专项图书采购经费,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改善学校图书馆的整体环境和服务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应多关注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增加统一采购经费和补贴,为学校图书馆添加相应的配套设备,改善图书馆的服务条件。学校也要针对实际的教学需要,为图书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针对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计划,有计划的建设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规模,以达到与学校办学要求相适应的规模,尽快实现网络化人性化管理体系。
     (二) 严格控制采购渠道,确保图书的质量
     学校一定要制定严格的有关规章制度,规定图书馆为学生采购和借阅的书籍必须是国家正式出版,具有思想内容健康,科学性强的特点。图书馆可以专门成立采购小组负责每次图书的选购工作,并通过板报或者荐书卡设立相关推荐栏目,向学生介绍和推荐优秀读物,同时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整藏书结构
     图书馆藏书建设是我们建馆的根本,它直接影响到我们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办馆目标。在充分认识藏书建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必须坚持把好藏书的数量关、质量关、效益关。一定要对藏书的学科比例、新旧书的比例、藏书利用效益的状况以及有办学特色的学校的馆藏特色进行调研。从而拟订科学的符合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购书计划。为了保证购书能够真正满足基层学校的需要,加强购书的针对性,提高购书的质量,在确定采购书目时,把那些在不同学科从事多年教学、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并熟悉图书馆业务的老师共同选择确定采购书目,从而保证购书质量,促进馆藏建设的良性发展。严格规定多品种、少复本的购书原则。
     这样,学校图书馆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效能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来。首先,从采购图书起,就要围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学校教学的需要。在学生读物方面,加紧对丰富课余生活、拓展学科知识、普及美育和德育教育方面的图书。教师用书方面,首先就增加新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心理方面的图书;其次是配合学校有关活动,熟悉各学科教学发展和变化,结合书刊发行选择新书;使之既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相衔接,又是它们内容的延伸和辐射,然后是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深造的学科专著。而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文史地、科技方向的普及读物,是师生均喜爱的读物。大多数学校图书馆购书考虑教学用书多,考虑学生读物少,应该加大学生用书采购的比例。最好是挖掘现有藏书的潜力,采取师生共享的办法,大大缓解学生书少和购书经费不足的矛盾。
      总之,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人数最多的读者也是学生,购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师生兼顾的原则,使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在品种和数量上日趋合理。当前要特别注意利用网络构建资源共享的虚拟图书馆。网上图书馆不仅要提供自己的所有藏书目录,甚至每一本书的内容或精华均有“简介”。这不仅方便了读者,提高了藏书的使用效益,而且充分展示了这些学校的文化底蕴。
     (四)加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推进普及计算机管理
     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在目前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有计划投入经费对图书馆的馆舍、藏书、计算机管理、电子视听阅览室等硬件进行建设,特别是主管部门要保证落实学校图书馆建设的经费,同时对图书馆队伍素质培训也要作相当大的投入,让图书馆管理人员达到像计算机、图书馆管理专业人员这样的水平。为学校实行计算机管理,为图书馆提供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二、 图书馆软件建设
     (一) 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利用各种会议、学习班、研讨会等机会向教师积极宣传图书馆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利用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组织调研活动、图书馆成果展示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就图书馆的工作性质、任务、业务内容以及图书馆的服务性、学术性进行广泛的宣传,使教师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到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中心必须优先发展。
    (二)抓好图书馆队伍素质建设
     提高图书馆员自身的思想认识,培养起他们的事业心和荣誉感。
提高图书馆员的工作岗位意识。图书馆员的辛勤劳动、热情服务对图书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学科研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现有人员进行职业培训,使之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求或建议,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服务意识、组织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信息化专业知识水平等方面加强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招聘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的专门人才,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由专业机构举办的培训班。
     (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新课程教育强调要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在课外要能够培养孩子们爱学习、会学习,让他们领会到求知的快乐,进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应该是学校图书馆员最重要的职责。
     首先, 向学生介绍图书馆藏书情况、目录使用方法以及借阅手续等,使他们掌握自己独立选择图书和借阅图书的方法;其次,对学生进行文献知识的教育,讲述图书分类、著录和目录组织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工具书和检索类刊物的查检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利用检索工具捕捉信息、获取新知识的技能,能够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有目的地查找出自己所想要的书刊,从而养成独立寻找知识的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