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小学图书室建设与管理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0-12-14 16:40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容里小学  刘丽娴    
                                                                                                             
      关键词:建设  图书 阅览 管理
      学校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室的建设与各学科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图书室的建设
     图书室作为学校文化传播的窗口,是拓宽视野与教学资源补充的载体,还担负着教学服务的任务。所以图书室的建设要体现一种功能性与前沿性。资源丰富、设计合理、配置完善是图书室的要求。
     1、场室建设
     根据上级要求,图书室要配有藏书室、阅览室。我校是一所市一级学校,我们现有藏书室2个,面积约一百二十平方米,学生阅览室一个,面积约一百六十平方米,座位有一百二十个,教师阅览室两个,包括一个电子阅览室。
     2、藏书量
    我们学校图书室的藏书量已经超过了上级要求的生均25册的要求。我们现有图书五万册,生均达到32册。
     3、合理设计,体现实用性
     图书室内既要按上级要求配置好各种制度,框架上墙。如:《图书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图书管理人员规章制度》、《学生阅览制度》等,还应该明示《图书室开放时间表》、《图书类别与数量表》、一些与读书相关的标语等等,让到来的人员对图书室的管理一目了然,并约束自己遵守纪律。
阅览室内设计要大方、宽敞,更要体现实用性。让来阅读的老师、同学觉得舒服,有求知欲望。也要体现查找书籍的方便、快捷。所以每一个书架都要标明是什么类型的书,分门别类的有序排列。
     另外,还需要设计一个橱窗。在橱窗上展示一些图片与书签,介绍一些新书及推介对学生学习、老师学与教有帮助的资料,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
      二、图书配置
      图书室是为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是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实践的地方,更是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信息保障。所以学校图书室的图书配置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图书要不断地更新。近几年,我们学校每一年都会购买一批新书,既补充数量,也丰富资源。现在我们学校的图书种类近千种,按《中图法》分类,有以下几类:
      1、教育类。教师方面: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而图书室是老师课前的活动室。在图书室,教师们可以找到各科有效的备课参考资料,教学示例设计等,还能提供一些素质培养的资料。如语文的有《文学素养丛书》、《作文辅导丛书》、《素质教育丛书》、《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丛书》等,数学的有《奥林匹克丛书》、《课外第二课堂培训丛书》等,英语的有《英语口语捷进》、《单词快速记忆法》等,科学的有关于天文、地理、历史的丛书,美术有《国画欣赏》、《少儿美术作品欣赏》等,音乐、电脑、体育都有相关的信息资源。更有各类教育杂志、报刊等几十种。
     学生学习方面:在学习上对学生起作用的《作文技巧丛书》、《学生优秀作文选》、《阅读指南》等,各学科的学习方法指导丛书都配有,人格培养的丛书如《德育素养丛书》,能力培养丛书如《第二课堂》,开阔视野的丛书如《十万个为什么》等。
     2、文学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都是瑰宝。这些作品对老师的文学素养的提高提供资源,对学生的写作也是很有意义的。
     3、历史地理类。我们的图书室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有关中外、古代、现代的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如林则徐、文天祥、郑成功、岳飞、洪秀全、杜甫、李白、爱因斯坦、达.芬奇、希特勒、徐悲鸿、张大千、董存瑞、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雷锋、赖宁等等。更有学生较为熟悉的牛顿、诺贝尔、祖冲之等。还有《中外奇风异俗故事》、《中外战争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世界文明古国故事》、《中外伟人故事》、《上下五千年》、《世界未解之谜》、《百年历史回顾》等等。
     4、各类工具书。我们为师生准备有《小学生常用卡通英汉词典》、《文言书面语词典》、《名人格言》、《谜语大全》、《歇后语大全》、《教师实用词典》等等,还有关于作文培养、数学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工具书。
     5、综合性图书。我们的图书室除了为教与学服务的资料外,还提供了大量健康的精神粮食。寓教于乐的《寓言故事》、各种小学生喜爱的《卡通漫画》、贴近生活的《生活小窍门》等等。
     三、阅览与管理
      图书室内大量的藏书,不能只是为了完成上级要求的校园配套项目,更应是发挥它最大的效益——拓展学生知识领域,丰富教学资源。所以图书室一定要开放给师生进行阅览。开放图书室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在于管理。我是这样做的:
      1、根据学校图书室的现有资源进行时间段的开放。
      我们学校只有一个能容纳120个座位的阅览室,学生却有一千多人。要同时向全校开放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分级、分班、分时间段进行开放。我们开放的时间是周一到周五,学生是中午1 :30到2 :00,下午4 :25到5 :15。老师则是一周开放三次,如果某位老师急需资料也会灵活增加开放时间。
     刚开始实行是分级开放。我们每个级大约有二百人,每次大约有一半的同学去看书。后来越来越多的同学被感染了,都在开放时间内挤在一起,异常热闹。为了使学生能在安静的环境下真正享受阅读与思考的乐趣,我们不得不又把开放的对象做了调整。每次只给安排的两个班的学生进去。这样一来,学生能看书的时间又少了。为了更好地使用资源,我们另辟路径。让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与爱好,以班为单位外借图书到班里的图书角,让学生在教室里阅读。现在我们的学生课间追逐打闹的人少了,谈书、说书的多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2、做好宣传,让师生多角度地阅读。
      我们的藏书近千种,一部分是满足师生的教与学需要。更多是精神上的粮食。怎么样才能让师生找到自己的精神粮食呢?宣传。
      首先我们在学校的宣传栏里分门别类的张贴出书的目录,每周介绍一到两本有意义的书籍。再利用每天的少先队广播站推介,播放学生的“读后感”。还在每班的板报上更新每月一期的“读书笔记”。通过这些信息的传播,让师生从在书海里,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书到有目的地找书看。如上学年,我们新购买的一批书回来后,我发现其中一部分是关于新课程的内容。对于我们正在研究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作文学习研究,创新性学习研究很有指导作用,于是我公开了这些信息,很快就有几位班主任来借阅了。期末考试中他们班学生的作文成绩也提高了。
     还有,现在的小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家教的缺失,另一方面是老师的意识淡了,可能是教学任务繁重的缘故。总之小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只不过是书上出现过的那几个。大多数学生连雷锋是谁都不知道。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在自己班里向学生推介了一批关于中外、古代、现代的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如林则徐、文天祥、郑成功、岳飞、杜甫、李白、爱因斯坦、达。芬奇、徐悲鸿、张大千、董存瑞、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雷锋、赖宁等等的书,让学生进行阅读,并组织他们以考一考其他同学的方式,向其他同学炫耀自己的见识,引起了一股小小的“历史热”。
     3、分类摆放,确保书籍的保养与流通
    我们学校那五万册书,分别摆放在两个藏书室里。我刚接管时,是新书与旧书分开摆放,有的相同类型的书却不是放在同一排的书架上,找起来很不方便。于是我按照《中图法》重新整理了一次,共分为教育类、文学类、语言工具类、历史地理类、文艺类、综合性图书类等。现在不管师生们借阅的是什么书,只要按类别去找,就可以快捷地找到。我还注意把一些热门的书放在同类书中的最当眼地方,让借阅的人更为方便。
      书用得多,翻得多,就会磨损,难免会有折角、撕裂等情况,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整理、修补,让这些书能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更是诱发读书欲望的地方。所以作为学校图书管理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更新管理观念,探求更好的工作方法,发挥出图书室应有的作用。让我们记住一句话:“书好读,读书好,好读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