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图书馆工作 > 图书工作交流

小学图书馆优化课外阅读策略探微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0-12-31 11:24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城西小学 吕志良
摘 要:学校图书馆是充分发挥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好地方。学生通过在学图书馆进行课外阅读,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小学图书馆优化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的论述,提出正确利用和发掘图书馆的作用,将有效发挥图书馆对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 学校  图书馆  课外阅读
 
    《中小学图书馆宣言》指出:“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也是整个图书馆事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门。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小学图书馆是为学校科研、课外阅读服务的机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全面实施,小学图书馆更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值得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探讨。
    一、 加强引导和宣传,使图书馆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基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高速发展,我们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目前,社会上文化市场非常活跃,录影厅、游戏机室以及形形色色不健康的光盘和磁带随处出现,随时危害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分析鉴别能力差,他们为了猎奇,不加选择地“乱读”,因而课外阅读带有盲目性,如不加以引导,放任自流,就会受到一些不良书刊的侵蚀,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深受其害。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抵制方法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大量的优秀读物,开展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引导青少年在精神世界上树立起一道防线,自觉抵制上述社会上那些各种不良的影响和危害。
      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进步书刊、书籍,在平时加大对这些优秀作品的宣传,诱导学生,有目的地选择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好书,进行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渗透教育,从而提供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这样,可使学生的心理世界和灵魂深处,从小打上一个全面发展的烙印。因此,利用图书馆对全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尤为重要,这不但关系到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问题,而且对培养跨世纪“四有”新人和提高我们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几年来,我校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征文活动、普及科技知识的教育活动,分别以讲故事、写心得、做演讲,以及各年级作文比赛等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各种活动中,不少学生能到图书馆查找书刊、资料,从而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并能充分组合、利用各种图书资源,扩展教育、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更新观念,为学生自学成才、成长成为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二、加强利用和发掘,使图书馆成为学生科普知识的摇篮。
    充分利用和发掘图书馆的作用,对学生时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校图书馆成为普及学生科技知识的摇篮,不但开发了学生的智慧,增广视野,还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学生将来成为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打下良好基础。
    首先,引导学生在学好学科课程的前提下,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加强社科知识和科普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促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普知识教育,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这对于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学科教学中,结合课本中的《无限的宇宙》、《动物的进化》,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哥白尼》、《伽利略》、《恐龙世界》,尤其在中、低年段还向学生介绍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并让学生从书上看到的知识来补充课内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通过图书馆良好的阅读气氛,高尚的读书风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又如,学校在建设图书馆的同时,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们相互分享各类的书刊杂志,并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陆续召开了“我们爱科学”、“争当护绿小卫士”、“我是小小发明家”等一系列的中队活动,在学校、社区和家长中反响较大
    最后,教会学生利用各种文献,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教给学生独立地选择图书和借阅图书的方法,教给学生应用工具的能力,图书馆可向少年儿童介绍各种百科全书、手册的使用方法,使学生从小就学会利用工具书解决自己学习或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三、把握学生阅读方向,使图书馆成为学生锻炼思想觉悟的熔炉。
      高尔基说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从精神成为坚强,忠诚和理智的人。”小学图书馆对学生人生观的塑造,品格的熔铸,情操的熏陶,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学校图书馆是信息知识收集整理、收藏的主要场所。它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只有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在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中起到作用。
     学校图书馆书库是每天面对学生全开架借书,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很吸引学生,为了让学生查到自己所需资料。图书馆管理人员还简单向学生介绍图书的分类、编目等一些图书排架的知识,了解查找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查找书籍、资料的能力。
     图书馆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责任、义务。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图书馆工作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图书馆注意结合社会思潮动向,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书籍,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及时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给学生推荐优秀书刊,正确引导学生阅读开阔视野、思想知识性强、能帮助他们提高文化、思想素质的书。指导督促学生做课外阅读笔记和资料卡。有的学生来馆借书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抱着随便找本书看看的心理,这就需要图书管理员应精心做好导读工作。例如,有些学生来图书馆借书,总喜欢借动画、漫画的一类娱乐性书籍,还有些学生看书类型很单一,只看童话或故事书,图书管理员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高低年级同学不同的知识水平和需求分别指导,推荐他们一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自然地理、童话神话、散文、作文、数学辅导等书籍。此外,还注意向学生推荐蕴含品德情操教育的中外名著,名人传记、历史书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欣赏中受到品德教育的熏陶。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使图书馆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小天地。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发挥优秀图书的教育作用,是中小学图书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图书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除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外,它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地向学生提供精神食粮,使学生思想觉悟不断提高,树立远大理想,使它成为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的小天地。
     学校有根据每个学期的各个阶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了系列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系列教育,如:三月份动员学生看《雷锋日记》、《雷锋的故事》;四月份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五月份向学生推荐阅读一些先进劳模的书;六月份组织学生阅读《做新中国小主人》、《雏鹰在行动》等书;八月份引导学生读共和国元帅、将军的一些故事。在指导阅读的基础上,加强交流,要求各中队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召开各种类型的中队主题会,结合实际,出专刊和手抄报,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同学们能用先辈们闪光的一生激励自己,努力改掉身上的错误,用烈士们崇高的精神规范自己的言行,这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道德、高尚的情操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说:“单是一本本的书,即使是最好的书,也不能组成图书馆,除非把它们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知识本身,就是有目标和方向的藏书。”  图书馆是以书育人,对学生进行多方位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的教育园地。因而,要保证学校图书馆能较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就必须从优化图书馆资源、提高服务品位入手,加强对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  
     如果说图书馆是一座知识宝库,那么,利用图书馆优化学生课外阅读就是开启这些宝库的钥匙。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积极探索图书馆优化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增长知识,增长才智,从而使教学的教育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西丹  《小学图书馆的阅读指导与阅读活动》
2、马建晔  《浅谈中小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