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南涌小学 甘丽琼
摘 要:英国社会改革家塞谬尔•斯迈尔斯曾说过“了解一个人就看他读什么书,了解一个国家就看它的图书馆都有什么书”。推而广之,了解一个学校的文化蓄养,就来看看她的图书馆。南涌小学图书馆通过问卷调查及多年的综合分析,得出了适合本校推广的读书活动方案。
关键词:调查 分析 方案。
南涌小学图书馆位于教学楼三楼,占地200平方米,现有藏书一万五千九百二十六册,其中教师用书一千余册册,杂志二十三种,综合性图书一万四千余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小学图书馆宣言》中提出:“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一所出色的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自2005年至今,南涌小学用于购置新图书的款项平均每年一万余元,结合语文科组,充分利用图书馆,开展“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活动。
一、通过开展调查活动掌握学生读书动向。
读书对于每一学生来说都不陌生。一年级的学生就已经开始看各式各样的小画册,读一些写有诱人童话故事的小人书。现在孩子们的读书情况又怎么样呢?对于这 个问题我校对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读书作为一种习惯,正逐步走进学生的生活。
针对学生的读书情况展开的问卷调查,全校共有451名学生参与,情况是:
1、你喜欢看书吗?非常喜欢64.5% ;仅为一般喜欢34.8%;不喜欢0.7%。
2、你最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 童话故事类卡通书20%;作文辅导类68%; 科幻作品类,侦探推理小说类,科普知识类10%;其他0%。
3、你认为看书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很大82%;有帮助,但影响不大18%;没有帮助0%。
4 、你主要的阅读时间安排在什么时候:课堂上2% ;课余空闲时间 55% ; 节假日43%。
5、你一周阅读课外书的时间是1小时以内 78% ;3小时 10% ;3—5小时7% ;5小时以上5%。
6、你阅读的书是以什么为选择标准的。名著、名篇10% ;长辈推荐 58% 朋友介绍5%;自己喜欢27% ;媒体推荐 ,时尚期刊0%
7 、你读书的目的是:兴趣27%;学习 58% ;娱乐5%;工具书用10%。
8、你参加过哪些读书活动?读书征文比赛34%;讲故事比赛21%;手抄报比赛30%;知识竞赛5%;朗诵比赛10%。
9、对你平时读书进行的指导的主要是谁?老师40% ;父母40% ;同学2%;兄弟姐妹17%;其他人1%。
10、平时你是采用什么方法去阅读课外书籍的 看目录了解书籍的内容,在文中做批注2%;写文章摘要和读书笔记18%; 大致浏览80%。
11、你阅读课外书的主要途径是。自己购买书95%;向别人借阅2.8%;上网阅读2.2%。
填空题:你自己拥有多少课外书籍。(在括号里填写自己拥有书籍的数量)A.科幻类 (67 本)B.军事类( 9 本)C.自然科学类(77 本)D.体育类 ( 3 本) E.儿童图书(452 本) F.侦探类( 55 本)G、作文书( 967 本) H.童话( 599本)I.漫画( 1149 本)J.纪实类 ( 9本) K.人物传记( 17 本 )
通过调查报告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读书状况有喜有忧。可喜的是,孩子们对于读书坚持着较高的兴趣。在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64.5%的学生对读书感兴趣,34.8%的学生一般喜欢,只有0.7%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读书。可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们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从调查情况来看,一周读书仅在一小时以内的学生就占了78%,可见阅读的时间很少。一方面,阅读习惯和家庭环境有关。如果家长没有好的阅读习惯,只是一味地把“你要好好读书”挂在嘴边,孩子就不会自觉地涉猎课外书籍;另一方面,在完成家庭作业后,如果再抽一点时间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那么读书的时间就简直可以忽略了。
孩子真的喜欢阅读作文书籍吗?在2、你最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 童话故事类卡通书20%;作文辅导类68%; 科幻作品类 ,侦探推理小说类,科普知识类10%;其他0%。可以看到,作文辅导书占据了68%的比例。在拥有量来看作文辅导书确实占了大部分:G、作文书( 967 本) ,可是再看看下面的数据H.童话( 599本)I.漫画( 1149 本)——表明孩子最喜欢的和拥有最多的是漫画和童话类的书籍。这个在调查过程中反映的数据说明:阅读作文书籍并不是孩子的兴趣使然,而是提高学习成绩,辅助学习的一种手段,在7 、你读书的目的是:兴趣27%;学习 58%中显而易见。对于一种手段而不是兴趣的事物,作为小学生,是不会真正喜爱的。可见作为各占40%的指导者——老师和家长来说,认真地考虑孩子的课外阅读问题是非常迫切的。
学生读书的方法和获得书籍的途径有限。在10、平时你是采用什么方法去阅读课外书籍的? 可以看到,80%的学生只是大致浏览,从读书中获得的信息只是表面的, 肤浅的.作为老师和家长,就不能单纯地把书拿给孩子,而要耐心导读,甚至可以在孩子读完书后跟他交流,听听孩子的读书感受,确定他有多收获.而11、您阅读课外书的主要途径是:自己购买书95%;向别人借阅2.8%;上网阅读2.2%。表明,大多数孩子得到课外书的途径都是单一的自己购买.我们要考虑的就不仅是指导孩子读什么书,还要考虑怎么样利用好有效的资源让孩子通过更多的途径得到课外书籍的阅读机会了.
另外,通过谈话了解,读书还涉及一个家庭习惯问题。有部分学生还因家庭经原因,很少买书或租借图书馆的图书,现在图书的价格普遍较高,尤其是少儿图书,动辄十余元、几十元。对于困难家庭来讲,孩子们获得的课外书数量就会相对少一些。
二、制定方案改善学生读书环境。
由于小学生的各种认识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选择辨别能力不强,而对新事物的接受又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读书时要精心地准备和给予必要的指导。
首先,教师和家长得是读书迷,能言传身教。工作之余,多读点好书。把读过的这些书籍报刊再介绍给孩子看,让他们互相传阅,渐渐地他们就会和老师、家长一样,迷上读书。教师在图书馆读到的好书或在上网阅读等阅读活动中,每每遇到美文,或一个动人的故事或一首极富哲理的小诗……将其摘抄下来,然后在课堂上朗读给学生们听,既而指导学生如何去图书馆借阅,使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有的放矢,有所收获。
其次,要精心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推动学生读书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它有利于学生及时再现读书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认知体验和知识储备从中生成自己新的认识。让他们及时地将自己生成的新认识、新思想记录下来。
再次,设立电子阅读课程。电子阅读课程指的是把纸质书本用幻灯片的形式呈现于电脑屏幕上。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单纯的书籍已经不能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了。为什么这么多的孩子迷恋网络游戏而不是书籍呢?正是因为网络游戏的可操作性强。如果我们能把阅读从书本过渡到如网络游戏般生动有趣的多媒体中来,就能牢牢吸引住孩子们,使他们成为网络阅读的主力。而在第二点中提到的读后感,在电子阅读课程中变成了读书博客,笔者认为也是推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项举措。
三、多种资源相结合增强学生阅读能力。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充分了解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布局;了解查找文献或知识的方法;培养阅读兴趣,看自己喜欢看的书,看得懂的书;有计划地阅读图书;及时读图书馆借出的书,及时归还。
2、多用网络资源。经过老师的推介,在学校图书馆找不到的书目,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子阅览室搜索阅读,还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的读书笔记博客,从小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3、建立“小图书馆”。各班设立自己的图书角,学生把自己阅读过的课外书带回班级,交换阅读,形成“图书漂流潮”,提高每一本课外书的利用率,同时还能“以书会友”,找到共同阅读和学习的好伙伴,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读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我们都应该重视小学生的读书生活,为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羊皮卷》
2、《中小学图书馆宣言》
3、《科学利用图书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