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 梁国涛
[摘 要]图书馆的“软环境”能对读者产生实际影响,是建设图书馆的重要的方面。本文着重论述了“软环境”建设措施以及要注意的两个关系。
[关键词]软环境 中学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
如果将图书馆的服务环境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的话,硬环境是指图书馆的建筑、藏书等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评价标准的客观条件;而“软环境”是指图书馆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工作人员控制和把握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读者利用图书馆产生实际影响的各种要素。
而对于图书馆员来说,硬环境是客观的,软环境是靠我们自己去创建。因此,本文着重探讨软环境的建设。
先看看中学图书馆软环境的现状:
学校重视不足,专业力量薄弱。许多学校的图书馆的管理员是由教师转岗位或兼任,有的甚至只是临时工,缺乏专业知识,也没有长远发展的目标与计划,导致图书馆事业发展缓慢。以2009年佛山市南海区中学图书馆统计:全区55间中学专职图书馆人员85人,兼职22人;但图书馆专业本科毕业只有16人。学校领导也只是在评估时才将图书馆的各种指标搞上去,平时极少监控,没有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也容易导致图书馆管理员滋生安于现状不图发展的情绪。
改变现状,我们要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软环境的建设,让图书馆变为有优良馆风、严谨的规章制度,素质过硬的馆员队伍,能为读者提供一流的服务:
1 以人为本的软环境建设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是现代图书馆重要的办馆理念,图书馆“软环境”建设必须要有人的因素应该看到:一切的现代化技术手段,现代网络技术,都需要人的操作;一切的基础设施替代不了人文环境的作用。中学图书馆的“以人为本”对读者来说就是在服务工作中应该时时体现出对读者的人文关怀,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广大的师生创造一个优美、文明的学习氛围。
2 图书馆软环境的建设措施
2.1加强图书馆员素质建设
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学的基本条件,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服务、起主导作用的主要还是图书馆员。藏书的建设与利用,好书的推荐,疑难问题的解决,也都决定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这些关系到整个图书馆队伍的建设问题。提高图书馆员的群体素质,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要全面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重视图书馆员的队伍建设,实行调整改造、培养相结合的手段,稳定图书馆员的工作心态,加强业务学习的培训,才能更好地推进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中学图书馆员建设中图书馆员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好坏,并且还影响广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提高,往往与他们所接受的来自各方面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是教师,图书馆员,学生共同劳动的结果,图书馆员必须更新旧的观念,重新塑造自我,学习和研究素质教育理论,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树立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说,加强中学图书馆员建设是中学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所在。
2.2重视优良馆风的培育
优良的馆风是图书馆“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感受到良好的读书氛围的重要条件。图书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馆风的建设:首先,应在馆内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图书馆内应大力倡导决策民主,鼓励工作人员独立思考,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工作环境。其次,应倡导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配合的良好风气;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既要利用好竞争的激励作用,又要设法避免可能由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培养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图书馆和任何社会群体一样,既要有民主、也要有集中,既要有自由、又要有纪律,既要培养职工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又要养成接受行为规范、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为此,校领导应坚持对图书馆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适时而合理的进行奖惩,形成凡事有章可循、有章必依、违章必究的良好风气。
2.3加强制度环境的建设
规章制度是一个图书馆办馆理念的外在形式,建设良好的图书馆“软环境”,努力促进图书馆的全面发展,是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好的制度应符合图书馆工作的客观规律,能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对读者利用图书馆起到保障作用。目前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制定的思想单一、权利意识薄弱。综观各个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基本上是以加强管理为指导思想,而对读者权利的规定和保护不足。就规章制度来说,注重管理无疑是其应有之义,但是在强化管理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对读者权利的保障,在加强服务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的今天,制定规章制度的着重点应当逐渐转移到读者权利保护上来。在制定、强调规章制度的规范化、严格化的同时,应遵循服务工作的规律,通过规章制度给读者创造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和更大的自由空间,而不是人为地制造一个个框框,设置一条条障碍。
2.4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
要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才能使学生有归属感。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包括设施配备、内部装饰与布置、规章制度与服务措施。整洁雅致的墙面、高低适宜的桌椅、合理排列的书架、明快宽松的空间、人文理性的规章、体贴细致的服务,无不体现出为读者着想的温情,也无不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的感受与态度。同时图书馆还要经常利用图书馆的墙壁、宣传栏、等张贴文明用语条幅、保护书籍的警句,这样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读者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一进图书馆就产生一种学无止境的心态,一种想要学习的冲动。
2.5建设一流的服务环境
图书馆员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遵循《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图书馆员要做到“确立职业观念,履行社会职责;适应时代需求,用于开拓创新;真诚服务读者,文明热情便捷;维护读者权益,保守读者秘密;尊重知识产权,提高职业形象;实践馆际合作,推进资源共享;拓展社会协作,共建社会文明”。要完成这一职责,就应该建设一流的服务环境。改变过去的服务单一被动,重藏轻用、没有把读者放在第一位的管理模式。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真正体现“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原则。采取全面开架管理,清除有碍于读者个性发展的屏障,营造自由、平等,和谐的服务环境。
2.6建立友好的人际环境
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好坏直接影响“软环境”的建设。馆员应该与读者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如大方得体的衣着,亲切的话语,微笑的面孔,友善的服务态度,体贴的关怀帮助,就能使读者感到被尊重和理解,就能配合你的工作。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改善馆员的形象,增强馆员的亲和力,使读者对图书馆产生认同感、信任感。
图书馆还可以适时举行相关的活动,加强与读者的沟通,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以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为例,主要活动有十月的“知识竞赛”;五月份的采访高三“一模之星”活动;配合学校的科技文化月举办的“爱我中华”读书周等。加上日常工作中注意跟进学生的课程的进展和阅读需要,推出相应的好书推荐、读者排行榜等。这样学生读者就会和图书馆员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图书馆员成为指导阅读的桥梁,既师亦友,这样的人际关系下,学生的进步是事半功倍的。
3 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
3.1“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关系
“软环境”的塑造不仅仅是优良馆风的培育、制度环境的建设、良好人际环境的建立、馆员素质的提升等,图书馆的馆舍、藏书、设备、自然环境等条件,作为图书馆的“硬环境”,他们的优化与美化与图书馆的文化环境、服务环境密切相关,对图书馆“软环境”的改善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人们在建造馆舍、配备藏书和设备、塑造自然环境过程中所付诸的“匠心”,会统统转换为一种信息储存于有形的载体中。读者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到这些信息,接受美的陶冶与熏陶,从而对其精神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最终对图书馆的产生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硬环境”是图书馆的身躯,那么“软环境”则是它的大脑和灵魂。所以,我们在建设图书馆的“软环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软环境”与“硬环境”的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和谐发展,一所图书馆才真正是完善的,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
3.2 馆员与读者的关系
环境是靠人建设的,建设一流的图书馆“软环境”,既要依靠一流的馆员,又要依靠一流的读者。馆员与读者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文明礼让,会让人获得文化道德上的熏陶,它是一种无声的约束,它是一种正面的引导,能促使馆员成为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准的服务员,能让读者成文讲文明、守纪律的模范读者。构建图书馆“软环境”,馆员是主导方面,馆员在服务时,须时时关注自身形象、行为对读者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馆员与读者关系的处理、馆员对读者所持的态度,乃至馆员的仪表穿着对图书馆“软环境”的形成,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馆员自身的形象和行为与图书馆的精神理念不协调,就会使图书馆的形象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两者协调一致,则会给读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对图书馆“软环境”的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国涛.小议图书馆的软环境建设.见:张朝胜主编.走向校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罗启恩.浅谈高校图书馆软环境构成元素.科技信息,2009(16)
3张艳秋.浅谈图书馆软环境建设. 才智,2010(10)
4王庆民.图书馆人文精神刍议.图书与情报,2003(2)
5 梁国涛.让学生热爱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2005(10)
6 王秀存.浅谈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5)
7 2009年佛山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