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装备档案
创新创造教育
实验室工作
图书馆工作
装备标准
装备研究
当前位置:
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装备研究
规范管理 争创效益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
发布时间:2008-10-15 15:53
教育装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规范管理
争创效益
南海区黄岐初级中学
实验室工作是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一部分,必须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如何开展好这项工作
?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坚持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验室工作思想所在。
原国家教委于九十年代就针对青少年动手能力操作技能普遍下降这一现状,明确要求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从那时起我校提出了“常规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策略。明确指出实验室工作是实现这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努力,实验室工作在教学中确实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也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认可与支持。当前各地正实施新的课程改革,这一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点,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为此,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必须更新师生的观念,充分、合理、科学利用学校的资源,而实验室和功能室资源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下面就我校实验室工作中的实验室仪器配备、管理、使用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
52
个教学班,
3000
多名学生,各类实验室、功能室合计
40
多间,其中化学、物理、生物、音乐、电脑、美术各
4
个实验室,化学、物理、生物实验仪器室、准备室各
2
个。以上各学科实验室均配有教学平台。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配有一名专门的实验教师,他们都正在进修该专业的本科学历。
二、实验室配备情况
1
、争取办学单位支持,实验室
“
硬件
”
上档次
五年以前我校理、化、生实验室各只有二间,而教学班级已超三十个,明显制约日常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一时走向低谷。学校行政及时向办学单位有关部门反映,办学单位果断地决定兴建一幢六层楼的实验综合楼,理、化、生实验室由各只有二间变为各四间,
2002
年办学单位又投入近
1000
万元兴建一幢六层楼的综合楼,内设有美术室、音乐室、多功能电教室、实验仪器室、准备室等。
2003
年投入
60
多万,增加理、化、生实验室的设备。并先后建成两个多媒体电脑室,为理、化、生
3
科实验室各配备一个电教平台,
3
科的实验室仪器总值达
100
多万元。在各级领导重视和关怀下,我校实验室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实验室的设备档次逐年提高,自
2002
年起我校已按省一类学校的标准配备,并按省一类学校的要求开展实验教学,做到每个演示实验及分组实验的仪器配齐、配足,保证分组实验能按二人组进行,实验开出率
100%
,并且每学年的开学初都投入
2
万元资金来增加或填补报废仪器的空缺。
2
、为提高办学效果,实验室
“
软件
”
上新台阶
实验室的教具是供学生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动手加工组装或操作的基本教材和器具,实验室教具只是通过学生个体的独立操作来发挥作用,它与一般的学习形式相比实验室教具的操作使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和思维的能力,提高其学科素质,更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化抽象为直观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实现
“
常规立校,科研兴校
”
的办学策略。我校在提出授课教师要有高素质的同时,对配置实验室教师也提出了要求,要求是每科各配备一名专职实验室教师,而每位实验教师都是该科大专学历的教师,保证实验室教师能协助科任上好每一节实验课。
三、实验室的管理
1
、建立健全实验室规则,让规则规范管理
实验室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管理措施落实得当对教学起着积极作用,否则即使硬件如何完善、如何充实都无法为教学服务。具体做法是:一是在明显的位置张贴教育部门制定的实验室规则,让师生明确在实验室工作与学习的要求。二是印发学校实验要求细则供师生学习,让规则成为行动的准则。如要求每位实验室教师首先搞好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及准备室的内务工作,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做到学校领导随时检查时都是窗明几净;每次实验课上完后各类仪器摆设整洁、合理、规范、科学,如物理实验室要求仪器按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分类摆放;开设不同类型的实验必须符合不同的教学要求,如光学实验时要求实验老师提前做好遮光设备(如把实验室的窗帘按要求拉好)确保实验的清晰度、准确度;电学实验要求预先检查好室内的电源及电路,确保实验顺利完成;化学实验室要求试管、烧杯、烧瓶以及玻璃仪器,使用后应立即洗刷干净,倒置于台上或架上。若仪器内有污物,可根据污物的性质采用合适的方法去洗。如污染物为碱性物可以用稀
HCL
或稀
H2SO4
溶解,若是酸性物可用稀
NaOH
溶液去洗,若是油污则可以用洗条剂或去污粉搽去油状物后再酌情用各种方法清洗,最后用水冲洗干净。但如果是浓酸、浓碱或强腐蚀的物质学生做完分组实验后按教师要求放好在实验台上,然后由教师统一清洗。对于一些易燃、易爆、危险、强腐蚀、浓酸、浓碱、有毒等物质必须分类,单独存放,把事故降到最低或不出现。生物实验室则特别强调标本的存放,要求分类合理、科学存放,定期检查干燥剂的效果,如果干燥剂使用期已过要立即更换,保证标本不受潮,以免造成学校不必要的损失。对于多媒体电教室的使用,使用老师必须提前两天向教导处提出使用申请,然后由学习按学科需要统一安排使用,为确保资源的保护及下一次能正常使用,要求每次使用完毕,使用老师做好使用情况登记,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2
、以备课组为单位,协调科任与实验教师工作
我校有
52
个教学班,仅物理科每天的演示就有
20
课时之多,而专职实验教师只有一个,如果不以备课组为单位,科任与实验教师之间协调好工作,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学校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各项实验室工作。如要求教师取放仪器必须通过实验教师,领取示教仪器必须
以备课组为单位
提前两天填好
“
使用通知单
”
交实验室教师,以便安排和准备。实验教师将仪器交给教师前必须先试做一次,确保仪器能使用。如实验过程中出现损坏,使用人必须向实验教师报告,并填好
“
损坏仪器报告表
”
,并说明损坏原因。由于现在各科都开始使用新课标,需要使用一些新的仪器设备,所以新到的精密的、贵重的仪器要求实验教师先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认真掌握使用的方法、注意事项,有必要的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后才使用。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则要求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制一些教具,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而对于演示实验如果器材充足的情况下尽量改为分组实验,从而让学生多动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每次分组实验教师在场,并协助科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发现仪器出现故障及时维修或更换,实验完毕应组织学生清点,整理好实验仪器和药品,玻璃器皿要清洗干净,废物、废液倒入废物缸内,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最后由实验教师切断电源,检查水、门窗是否已关闭好。在各实验室配好灭火器、沙箱、卫生箱等安全设施,并要求实验教师定期检查是否过期,过期或用完立即上报学校更换,每学期结束前实验教师要清点,将仪器登记册、仪器损坏册、欠缺仪器的清单用详尽的书面报告交学校,以便学校有计划安排下学期的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仪器汇总。
3
、坚持学生先培训后上课,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大纲要求分组实验必须开齐、开足,这既是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又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和思维的能力,提高其科学素质的重要环节,同时又是仪器损耗最大的一个环节。为此学校提出要求是:坚持学生先培训后上课,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具体措施是:一是每学期开学初都进行一次实验室规则学习,坚持每节实验课课前课后填写学校自制的实验情况登记册,让教师及时掌握仪器损耗情况,为下一节课及时补充好相关仪器。二是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实验室上课比赛,规范课堂纪律与实验操作规则。
2002
年物理科在进行实验课教学前,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虚拟实验操作培训,以达到最大限度内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四、建设多功能实验室、组建实验室辅助队伍
结合目前我校还未建造地理、历史、数学等学科的实验室的情况下,我校采用了以下一些办法进行补位,物理实验在不影响物理科教学的基础上兼历史实验室、生物的实验室兼地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兼数学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特别是电教平台
,
利用电教平台对一些图片及一些简单实验的教学,充分发挥实验室跨学科的教学。
结合我校只安排理、化、生实验室的专职人员,而地理、历史、数学等学科如果要进行实验,任课教师工作量比较大,而理、化、生要安排一次分组实验,实验教师的工作量也比较大,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减轻有关教师的工作量,我校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组建实验辅助队伍。队伍的成立主要由学生组成,每个科每个班选出
4-6
名对该科兴趣较大,由有一定动手和组织能力的学生充当,采用先由学生报名,后再由科任进行考核最后确定,确定人员后这部分学生定期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是提前一周让他们把要做的分组实验选做,掌握该实验的目的、操作、注意事项,使他们比其余同学提早一周掌握这个实验,平时课余时间这部分学生可优先使用实验室
,
等到该班同学上分组实验时该生再做,这样这部分同学肯定较快完成,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可以检查和指导其它组的同学实验的情况,实验完毕由他们去检查各小组的实验记录,仪器清洗及摆设是否按教师要求去做,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避免实验过程一个教师很难清楚了解各组的情况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下课后这部分学生
向
老师汇报自己所负责管辖的各小组情况。在每学年开始由学校发给这部分学生聘任书:
“
现聘任
XX
同学为
2005-2006
学年
XX
科小教师
”
,每学期由学生及教师对他们进行评估;综合意见后评出优秀和合格两个等次,评出等级后由学校统一对这些同学奖励一些学习用品,以作鼓励。
五、教学成果
1
、开放实验室,为培优创造条件
近几年来,学校对学有余力又爱好实验的学生组织起来,利用第二课堂及一些自修课为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去做,从而培养一批有实验技能技巧的学生,同时也为学校赢得了不少荣誉。在近几年学生参加各类的操作比赛取得了不少的荣誉,获奖率在南海区排行前列。
2
、强化实验教学,中考成绩稳步提高
几年来的实践,让理、化、生等学科的教师深深体会到,充分利用实验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和思维的能力,提高其科学素质,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如物理科
,
化学科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其合格率、优秀率等教学指标都超市平均水平,高分层的学生明显增加。实验教学效果显著还激发了师生自制教学用具的热情,物理科老师辅导学生在
“
华美杯
”
创意实验比赛中获得二个一等奖、二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生物科一老师制作的教具
“
血液的循环
”
获广东省二等奖。近三年来师生参加各类竞赛成绩喜人,其中物理科有
22
人次获全国性奖项,有
50
多人次获省市级奖项;化学科有
8
人次获全国性奖项,
30
多人次获省市级奖项;由生物老师辅导的学生参加南海区教育局、南海区科协举办的南海区第二届
“
詹天佑杯
”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三等奖。
六、效果带来的辐射
近几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实验室管理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及周边学校的认同,在
2003
年
11
月召开的
“
广东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工作会议暨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
上,我校有幸成为本次大会指定参观的唯一一所初级中学,本次参观得到了省装备中心领导及与会者的好评,为我校今后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提供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
-
-->
佛山市政府部门
市委市政府
市人大
市政协
常用教育网站
教育部
广东省教育厅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各区及直属学校网站
禅城区教育局
南海区教育局
顺德区教育局
高明区教育局
三水区教育局
佛山市第一中学
广东各地市教育网站
深圳市教育局
清远市教育局
中山市教育局
东莞市教育局
汕尾市教育局
惠州市教育局
梅州市教育局
河源市教育局
韶关市教育局
专业网站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助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