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实验室建设 推进素质教育
高明区第一中学
实验教学是实施学科教学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的创造意识的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发展,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适应素质教育和中学课程改革的要求,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认真执行“结合实际,适度超前;选好性价比高、质量佳产品;配足实验器材;满足教学需要”的指导思想。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利用政府资金和学校的自筹资金一千九百多万元,想方设法,认真做好实验室的新建和改建工作。用有限的资金办成了最好的事情,高标准建成了物理、化学、生物、语言、电脑(含电子阅览室)和通用实验室38个,仪器(标本)室14个,准备室10个,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及时补充和添加实验器材,配置标准超过国家Ⅰ类要求。并在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功能作用,使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得到了提升,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高考成绩一年上一个台阶。下面结合我校这几年的实践,谈谈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实验室建设
1、新建一座楼高六层的标准化学、生物实验楼
学校原有的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二间,远远不能适应学校发展和新课程教学的需要,而且化学、生物实验所需的要求比较高(如需要完备的水、电、气设备),不能在原有的课室的基础上简单改建而成。因此,学校决定建设一座具有通风设备、水电齐全的生化实验楼。在设计的前期,省教育厅还没有“全国示范性高中实验室”的标准要求。校长具有前瞻性,果断地提出了建造包括有化学、生物16个实验室、16个仪器(标本)和准备室的六层新实验楼。为使工程成本和时间节省、美观实用,我们实行了地下工程与实验室设备分开投标的方式。学校提前约请国内几家有实力和经验的实验室设备建设公司提供方案,选择质量最好、价格最合理的方案给建筑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参考,适当进行楼层的下沉,并在大楼建设的同时进行地下管道(水管、电线、排气管、网络管)的铺设。当大楼建设完成后,又迅速进行实验室设备的投标,选择信誉好、质量佳、价格合理的公司进行建设,节省了时间和金钱,保证了质量。
2、充分利用原有课室,改造成实验室
某些学科实验室对水的安装要求不算高,为节省成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我们则采用将课室改造成实验室的方法。例如:我们在与化学、生物实验室相连的教学楼副楼第七、八层的空置的课室改造成8个标准物理实验室、8间仪器室和准备室;在主教学楼的二、三、四楼建成了三间语言实验室;在主教学楼的七楼建成了四间通用实验室。同样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3、积极配置实验室装备
我校的实验装备配置本已超出省一类标准,但随着新课标教学的开展和班额的增加,需要增添一批价格较高、性能较先进的仪器,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全力支持实验室添置新的仪器和药品。我们主要通过平时仪器使用的信息、上网查询、到兄弟学校了解等方式,选择购买信誉好、质量佳、价格合理、直接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厂的产品。配足、配齐仪器和药品。但对一些易燃、易挥发、易变质的药品,则选择即购即用的方式,既节省了金钱,又使得实验效果更明显。
4、改善教学环境
为促进信息技术的普及使用,我校通过多种途径,完成了:投入138万元建成校园网络中心;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了68套教学平台;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了5间电脑(含电子阅览)室;采用“学校出一点、教师出一点”的方式给全校210多名教师配备了手提电脑。
上述项目的完成,为学校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实验室管理
为加强实验室管理,学校根据发展的需要,配备了充足的专职实验员,每年都定期进行培训、组织外出学习,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员职责》、《实验室管理规则》、《仪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实验员能够认真做好仪器分类摆放、造册登记工作;健全仪器借出和归还制度。
“学生实验”实行定人定位制度,一年不变,不因课室座位的调整而改变;健全实验登记制度,认真填写“实验仪器使用情况”和“实验效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实验的态度和习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仪器的损坏和药品的使用大为减少,实验效果明显。三年来,没有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
三、实验教学方面
实验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有了良好的实验装备变得如虎添翼。我们非常重视实验教学,主要实施了下列措施:一、将“演示实验”改变成“边讲边实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二、将“验证性”实验改变成“探究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三、加强实验与多媒体的整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四、加强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几年来,师生们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效果更显著,积极进行实验的改进和迎新,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开出率均超过100%,实验成功率也很高。各科的教学质量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高考成绩一年上一个台阶。2003年省高考状元谭志佳、2004年佛山总分第五名的简丽荣都出自物理科,没有良好的实验知识是根本考不出来的。化学科组参加省课题组立项的《化学教学最优教学》子课题——“实验教学最优教学”,三年多来,通过开展《中学化学实验最优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科组内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的探究氛围已经形成。教师队伍得到锻炼,课题组老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有明显提高,每年区的实验教学示范课都由我校课题组的教师承担。化学科组二位老师参加广东省中青年化学教师实验创新能力大赛分别获广东省一、二等奖;二位老师的论文在广东省中学化学优秀教学成果中荣获一等奖,三位老师的论文在广东省中学化学优秀教学成果中荣获二等奖。二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获省二等奖。课题组成员共撰写了20多篇有关课题研究的论文。获区二等奖以上的论文有18篇。一位教师被省课题组评为“优秀科研教师”。第二课堂教学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三年来理化生学科竞赛,在辅导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努力下,认真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训练,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其中一人获全国一等奖;五人获全国二等奖、八人获全国三等奖。利用实验室等场所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和科技创新,有63项共188人次分别获省、市级奖。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探究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实验室”是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我校理化生实验室都各计划建设二个“探究实验室”,其中的一个“探究合作实验室”已建好,另一个高标准的“探究实验室”的地下前期工程已提前准备好,只欠一份实效和合理的“探究实验室”方案及价格昂贵的仪器和相关的配套设备。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按学校目前财力一时难以解决。我们将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准备,希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早日将“探究实验室”建设好,为学生提供理想的探究、学习的好场所。
(摘自佛山市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工作会议经验材料汇编----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