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装备研究

群策群力 扎实开展实验教学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08-10-15 16:26

 

教育装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群策群力  扎实开展实验教学 

顺德区第一中学 

实验室是学校进行教学实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体现了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实验室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的开展关系到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活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我校各类教育装备建设中,无论是学校领导、教师还是实验员,都能充分认识实验室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配备,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设施保障。

实验室的建设应满足新教材中实验教学的要求,并与学校的发展相适应。我校采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的原则,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有关的建设标准进行实验室建设。既从当前教学、教研的实际出发,又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立足于近期,着眼于远期。

2005年的校舍搬迁中,我校新建了理化生实验楼,满足了60个班实验教学的需要。其中理科实验室设置如下表:

科目

实验室

探究实验室

药品、仪器室

物理

9间(其中3间带电教平台)

2

3

化学

实验室

探究实验室

仪器室

药品室

演示电教室

6

1

3

2

1

生物

显微实验室

探究实验室

药品、仪器室

标本室

解剖实验室

2

1

2

1

2

二、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服务保障。

实验室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实验室肩负着培养创造性人才、促进科学研究的重任,因此,成功的实验室管理是学校顺利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必要前提。

根据实验室工作的目标,我们认为实验室管理的总任务应为: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及各项政策,以促进教学和科研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为宗旨,正确地选择实验教学及科学研究课题,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情报信息的作用,有效合理地使用资金、设备及材料,对其加以最佳的有机组合,以取得最高的效率和最大的效益。为此我们认真做好了设备的管理、物资的管理、环境的管理和人员的管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给每学科的实验室都配备了2名有专业经验的实验员,根据确定的方向、任务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分工,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

2.要求实验室制定了《实验的安全守则》、《仪器室、药品室规则》、《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等,对实验室进行规范的管理,对仪器的使用、外借、实验的预约和仪器的损坏等都能做好登记。

3.要求实验员对实验室进行日常的管理,做好仪器室的通风、防潮、防霉、防虫和防晒,以延长器具物品的使用寿命。标本室必须经常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做好防腐和防虫的处理,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所需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每个月都做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改、处理,确保了实验室的正常运作,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保障了实验室人员及物品的安全。

4.要求做好废物的回收工作。实验后,要求学生把实验垃圾分类倒到专门的废液桶、废渣桶和碎玻璃桶中,然后再由实验员作分类的处理,如酸性较强的废液就用生石灰处理后排放;碱性太强的废液就用废弃的盐酸处理后才排放;有机溶剂废弃物如萃取后的四氯化碳碘溶液,就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碘以后再分离出四氯化碳,留给下次实验使用;分离出来的碱液处理后再排放。这样,既节约和充分利用了药品,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又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5.注重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帮助他们更新知识,要求他们熟悉教材内容,掌握仪器设备的规格、构造、性能、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做好后勤工作,有效地辅助任课老师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并对他们的实验教学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要求实验员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参加科组活动,定期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也要求他们写出实验教学或实验室管理方面的论文,以此不断地提高实验员的管理和教研水平,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课是综合理论知识与实验技术应用的综合,为学生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提供最佳条件,尤其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方面,由于它的实践性与综合性而具有多功能效应。当我们进行某一项实验教学时,学生就必须运用某一科学理论作为该项实验的实验原理和制定实验方案的依据,从而可以训练一个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注意捕获稍纵即逝的瞬态信息,或者“司空见惯”的普通常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灵感。针对观察到的现象加以周密思考、推理和判断,到最后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分析与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另外,实验课还是连接抽象思维与动手实践的理想“接口”,例如实验过程中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测试,系统的调试与运行,误差的分析,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失误和挫折,都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探究精神、坚强毅力和求实作风不可缺少的实践经历和过程。

在实验教学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抓好实验教学的研究,通过集体备课,使教师们明确实验教学的意义,在深入研讨教材、理解明确教学目标、要求的前提下,重点研讨教师演示、学生分组以及探究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课前的预测和准备,力争实验成功率达100%,确保学生实验安全。此外,还注重对新教师和实验员的培训,发扬客观、严谨、认真、扎实的作风,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2. 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以确保实验的开出。使用新教材后,不少的实验没有现成的器材,或订购的器材尚未到位。在科组长的主持下,任课老师和实验员一起攻关,对现有实验器材的改进,对实验手段、方法的更新,或自制教具。近年来,科组老师先后制作了多用表模型、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发电机模型等十多种教具,其中有两件获市级以上奖励。学生制作的环保电车、地震预报仪等多件作品获得市级以上奖励。以上的举措有效地突破了难点,解决了许多问题,确保了实验的开出率达100%

3. 认真完成实验的环节,注重操作的引导。

1要求教师和实验员一起严格把好实验课的“备、教、导” 的基本环节。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都体现了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

2)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我们都要求老师们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也避免了凭空想象,在黑板上做实验,或者以多媒体演示代替实验,增强了说服力。这样也让学生看到了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

3)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还注重了教师正确的实验引导,但同时杜绝包办代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4)实验后我们要求学生如实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失败时,我们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同时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然后要求学生课后补做。从而我们培养了学生不怕失败,认真钻研,探究直到成功的治学态度。

四、注重实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工作,至少有两点好处:第一是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一种好形式;第二是拓宽了实践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实验室建设。这样,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及素质培养的一种可行的综合教育的形式。当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症结,就是如何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和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参加科研,使实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使学生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和潜能,提高整体素质。

我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自己选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近年来在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中,我校多次有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获奖,如:李传扬老师指导的课题《古化学--- 炼金术》,赵翠云老师指导的课题《履带式装卸电动汽车模型》,范波老师指导的课题《触摸记忆声光报警器》,孔庆敏老师指导的课题《21世纪的顺德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和《环境空气质量的检测及其综合评价》等。化学科组还特别注重从知识和技能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安全和化学实验规范方面的教育,编写了《高中化学实验指导与拓展》作为学生学习《实验化学》的基础篇。我校学生参加实验操作考试,合格率达100%

几年来,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实验教学的应用和研究,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益,提高了学生对理科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我们坚信,只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技术的培养,必能造就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