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装备研究

抓好实验教学 推进自我创新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08-10-15 17:32

 

教育装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抓好实验教学  推进自我创新 

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

 

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自创建以来,实验教学得到历届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校长到普通教师,都从思想上认识到,搞好学生实验的教学工作,是培养孩子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展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因此,不但在建校之初以省一级学校的标准按质按量地完成实验场地的建设、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的购置工作,而且每年还对陈旧、损坏的仪器进行更新、补充。另外,为了满足特长生发展的需求,额外增添了一批层次较高的设备和材料。所有这些,都为我校开展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硬件建设较“硬”

学校建有高标准实验室2个,每个实验室能容纳58名学生同时进行实验,每个座位还带有水龙头,实验室配备有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电脑、扩音机等设备,为了实验室安全的需要,在每个实验场馆都配备有灭火设备。设有面积为30平方米的仪器室一个,共有各类实验仪器3500多件(套)。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另建面积为60平方米的劳技室一个,劳技室共有10张综合性劳技实验台,每个劳技实验台配有台虎钳、胶钳、木工锉、金工锉、界刀、钢尺、圈尺等,可同时容纳50位学生开展工业技术实践活动,室内还建有容积为10立方米的壁柜,用于存放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材料。除了按照要求完善实验场馆及仪器外,学校额外购置了价值4000元的生物显微镜一台、价值8000元的木工机械10套、价值2000多元的天文望远镜以及大量的航模制作工具和材料等。这些设备的添置,为学校生物与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开展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为了配合课改的要求,我们每学期都结合教材需要,为每位同学配置了相关的实验套材,让每位学生都能按照要求充分、完善地开展实验活动。

二、  软件建设不“软”

实验室的设备、仪器配齐、配足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使用与管理工作,为此,学校还制定了《实验室守则》、《实验仪器管理规定》、《实验管理员职责》等有关实验室使用、仪器采购、管理及仪器报销的规章制度,并把这些制度刻印在不锈钢板上,悬挂在实验室及仪器室。学校还专门聘请了一位实验管理员,负责设备管理,仪器采购、实验准备等工作。

首先,我们狠抓实验管理员素质的提高,重点是进行业务上的培训工作,由于小学科学实验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气象等,领域多、范围广,所以,要求实验管理员知识面要相对较广。在科组老师的帮助下,实验管理员基本能把小学科学实验所需仪器的种类、名称、用途、保管要点等认识清楚,并把它们按照其用途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危险品按要求专门放置并锁好。其次,实验管理员对实验设备的领用、归还、损坏情况都能进行详细的登记。另外,每个实验室都有责任人,对实验室的使用、清洁情况进行记录,还要求有关教师在每完成一次实验后,对每次实验的准备、实验过程、实验效果及改进方法等提出意见并进行记录,尽量做到仪器管理、场馆使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等指引清晰、条理清楚、记录详尽,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验工作提供实践依据。

为了确保实验工作安全,我们对每位担任实验课的教师都进行了安全实验的指引、培训工作,老师和实验管理员都要求学会使用灭火器材,学会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并不定期进行演练等。建校八年多来,学校实验室未发生一例安全事故。

三、实验教学,卓有成效

我校的实验教学主要在实验室与劳技室两场馆进行,实验室主要用于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活动,而劳技室则主要用于技能性的实验教学。新的科学课教学纲要,赋予学校很大的自主性,为了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方面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基本上每节课都安排了探究性的实验活动,利用学生对实验的高度兴趣,培养他们预测、设计、记录、分析、推理等的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还利用劳技室,每周用两节课的时间,制作飞机、船、车辆行装模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所需的各种技能,让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我们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明确实验的目的,设计好实验方案,弄清要观察、记录的各个量,然后以两人为一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再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最后得出结论。

除了按教学大纲要求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实验教学外,我们还针对部分对科学实践活动特别有兴趣、活动能力较强的同学开办了科学实践活动兴趣特长班,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开始时,由老师给出他们探究的题目,让他们根据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以后,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实验题目,自己进行实验、自己尝试撰写科学小论文,老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由扶到带、由带到引、由引到放,逐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几年来我校坚持不懈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积极参加科学实践活动蔚然成风,科学实践活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不少同学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廖旅洋同学的小发明“新型墨水瓶”获全国青少年劳技作品创新大赛金奖;在由全国少工委组织、中国少年科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小实验科学体验活动大赛上,我校有四个学生代表顺德参赛,其中薛皓彦同学获金奖,李铭涛同学获银奖,尹韶升、黎晓骏同学获铜奖;胡俊杰同学的小发明“带牙签的勺子”获得国家专利;生物与环境研究小组所撰写的研究报告《水体污染对水草生长影响的研究》荣获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活动成果评比二等奖;冯志亮等同学的多篇小论文在《科学课》、《第二课堂》、《广东教师继续教育》、《顺德报》等杂志、报刊上发表,科技实践活动案例《校园植物考察》获广东省案例评比二等奖,《我们的饮食与健康》获佛山市评比二等奖;教师论文《综合实践中团队精神的培养》获广东省论文评比一等奖、《综合实践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获二等奖,还有多篇公开发表;我校的课题《科技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获顺德区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顺德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教育管理科学吴汉良奖三等奖。学校因此被评为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样本学校。

四、发现问题,明确方向

在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虽然经过我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克服了许多的困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我们也感觉到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家长、社会对科学实践活动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科学实践活动不像其他科一样,能够用分数来进行量化,学生的进步不容易看得出来,所以,部分家长对学生上科学课、进行科学实验支持力度不够,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是浪费时间,影响学业;

2)部分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认为科学实验只是好玩,对于好玩的实验就喜欢,对于需要长期观察、对于某些较为枯燥的实验却不太愿意去做、去探究,缺乏持之以恒的研究品质;

3)学校的实验场地相对于日益增加的学生人数还略显不足,特别是生物学方面的实践基地,还要增加、扩建。

4)教师的实践素质有待提高,由于部分科学课是由其他老师兼任,而现在的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相当高,许多老师的实验素质还不是很高。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家长、学生的认识问题,利用家长会、网络平台交流、与家长交谈等各种方式,让家长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并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科学实验是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并不是为了好玩才进行的。对于部分教师科学实验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进行培训并考核,小学的科学实验难度并不大,只要老师们稍微用心学习研究一下,相信很快就会掌握。

目前,我校承担了《小学生自我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这一研究课题,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一个重点研究的子课题,因此,下阶段我们将在这些方面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争取把我校实验教学工作推向新台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