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装备研究

探究性实验在《SO2的性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1-04-13 14:38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小塘分校 李起方  
 
  [内容摘要] 探究性实验则是指学生在生活实践和学习新知过程发现问题,为探索未知知识,创设一种关于某一实验的类似科学研究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实验资料,通过自己设计并实施计划,以直接或间接的直观材料为研究对象,结合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观察,试验,讨论,总结出新观点,新规律的实验方式。通过探究性实验在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学习的合作性、课堂的高效性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出来。同时引发对探究性实验在化学学科课堂教学应用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探究性实验  应用   主权   实践   合作   体验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与化学实验有关的内容,约占“内容标准”总数的22.6%,化学实验活动占“活动与探究建议”总数的37. 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重要内容。新课程赋予了化学实验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提出了倡导和改革,这也是化学新课程的一项重大变革。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化学中学化学实验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所谓探究性实验则是指学生在生活实践和学习新知过程发现问题,为探索未知知识,创设一种关于某一实验的类似科学研究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实验资料,通过自己设计并实施计划,以直接或间接的直观材料为研究对象,结合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观察,试验,讨论,总结出新观点,新规律的实验方式。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探索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以掌握科学方法为重点、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础、以实验过程和实践能力为评价标准,学生在实验中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能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持续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课堂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分析和辩论,确实既让学生参与了实验过程,也学会了一些实验方法,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动手、动嘴、动脑中经历学习历程,确实起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下面我就结合《SO2的性质》一课的教学来谈谈探究性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探究1(SO2的物理性质探究)
步 骤(学生动手)
 
现象(学生填写)
结论(学生填写)
(1)观察SO2: 试管①
颜色、状态、闻一下气味(迅速盖上胶塞)
无色,
气体,
刺激性气味
SO2    色、
        体,且有毒;
密度比空气      
易液化,      溶于水
 
(2)SO2溶解性:试管①将装满S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观察试管内水面变化,待不再变化时,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
试管中的水面上升
 
 
 
  实验探究2(SO2的化学性质探究)
步 骤(学生动手)
现象(学生填写)
结论(学生填写)
(1)向一支小试管中滴加 2 滴管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但漂白作用不稳定
 
(2)迅速将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倾倒到充满SO2的试管②中
(3)加热试管中的溶液,再观察颜色变化
加热,品红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实验探究3(SO2的化学性质探究)
步 骤(学生动手)
 
现象(学生填写)
结论(学生填写)
(1)取一条pH试纸于干燥的表面皿上;
(2)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探究实验1试管①中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判断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定其溶液显酸性
 
SO2与水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实验探究4(SO2与氯水漂白性的对比探究)
步 骤(学生动手)
现   象(学生填写)
结  论(学生填写)
1)向两支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氯水和通入SO2,然后分别加热观察现象。
两支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都褪色;加热后通入SO2的试管红色恢复,滴加氯水的试管红色不恢复
比较项目
氯  水
 
二氧化硫
 
原理比较
氯水中HClO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不稳定的物质
2)向两支装有紫色石蕊试液试管中分别滴加氯水和通入SO2,观察现象。
滴加氯水的紫色石蕊试液褪色,通入SO2的试管紫色石蕊试液不褪色。
实质比较
 
氧化还原漂白
 
化合漂白
 
效果比较
 
永久性
 
 
范围比较
 
可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以上是我在《SO2的性质》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应用,通过四个探究性实验设计与应用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从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学习的合作性、课堂的高效性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出来。
  通过这一堂探究性实验应用的课堂教学,让我对探究性实验在化学学科课堂教学的应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是探究性实验在化学学科课堂教学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拥有学习“主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帕森认为“学生的特征必须被详尽地说明”。他说,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为对象的,然而却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前提,施加系统的影响促进学生的身心进一步发展的。在课堂教学中留有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学习的“空白”,存有学生学习的“疑点”,将机会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通过自我矫正,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体验到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快乐。
  二是探究性实验在化学学科课堂教学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注重学习“实践”。实践性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让他们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学能力。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这些都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          
  三是探究性实验在化学学科课堂教学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学会“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曾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多少有点取决于你与谁一起上学。这里有一种共生效应。”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课堂教学,也必须十分重视营造共同合作的氛围。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和个体经验的交流。同时,有利于形成“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良性机制,将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          
  四是探究性实验在化学学科课堂教学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体验”。自主学习重在培养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方法,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体验,为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会,受用一时;会学,享用一世。”化学探究性实验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体验,通过体验,悟到真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经受失败的考验,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追求科学自强不屈,勇于拼搏的精神,善于与他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善于交际,团结协作的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王祖浩、王  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4] 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