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装备研究

植物为什么会“出汗”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1-04-14 17:28
勒流东风小学 卢惠莲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5课《植物与环境》中,教材有一个活动要求。它要求学生在龟背竹和仙人掌的茎叶上分别罩上透明的塑料袋,并密封起来,放到室外阳光下,过一段时间进行观察。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塑料袋里面有一滴滴的小水珠,而为什么密封着龟背竹的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比密封着仙人掌的塑料袋内壁的水珠多?为什么塑料袋的内壁会有小水珠?水珠是怎样来的?如果没有塑料袋,植物叶子的表面也会有小水珠吗?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资料,原来,在植物叶片的尖端或边缘有一种小孔,叫做水孔,和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相通,植物体内的水分可以不断地通过水孔排出体外。平常,当外界的湿度不高,气候比较干燥的时候,从水孔排出的水分就很快蒸发散失了,所以我们看不到叶尖上有水珠积聚起来。如果外界的温度很高,湿度又大,高温使根的吸收作用旺盛,湿度过大抑制了水分从气孔中蒸散出去,这样,水分只好直接从水孔中流出来。在植物生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吐水现象”。吐水现象在盛夏的清晨最容易看到,因为白天的高温使根部的吸水作用变得异常旺盛,而夜间蒸腾作用减弱,湿度又大。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在相同的时间里,密封着龟背竹的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比密封着仙人掌的塑料袋内壁的水珠多。说明了龟背竹在相同的环境下散发的水分快,体内保水的能力弱,不耐旱。而仙人掌枝叶的表层有一层类似蜡质的物质,可以有效的阻止水分的流失,所以比较耐旱。(2)原因一是因为塑料袋已密封,并在太阳底下进行照射,空气没有得到流通,塑料袋里面的气温不断上升,造成内外温度不同,也就是说由于蒸腾作用,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都要从植物的表面散发到大气中,因此塑料袋内壁会有水珠;原因二是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由于植物中多余的水分通过叶子散失到体外。(3)如果没有塑料袋,植物叶子的表面也会有小水珠。特别是夏天的早晨,可以看到很多植物叶子的尖端或边缘,有一滴一滴的水珠淌下来,好像在流汗似的。有人认为这是露水。其实不是,我们进行了细心的观察、研究。发现那亮晶晶的水珠慢慢地从植物叶片尖端冒出来,逐渐增大,最后掉落下来;接着,叶尖又重新冒出水珠,慢慢增大,以后又掉了下来……一滴滴地连续不断。显然,这不是露水,因为露水应该满布叶面。
  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阔叶植物体内保水的能力弱,不耐旱;而针状植物生长在严酷干旱的地区,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已经退化得像鳞片一样裹在树枝上,主要靠绿色的树枝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因此比较耐旱。(2)植物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为了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是为了使植物能正常生长。
  在我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过程中,通过逐渐解释、揭示了植物为什么会“出汗”的现象,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参考文献:于泓编辑.人类未解之谜:植物出汗之谜.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