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 |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及验满。 |
难点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
教学方法 | 实验、讲解、总结。 |
仪器、药品 | 大理石、纯碱面、小苏打、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锥形瓶、集气瓶、导管、试管、药匙、镊子、火柴等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复习提问】1、一氧化碳有哪些特性?为防止煤气中毒,有人说建议煤炉旁边放一盆水,你认为可以吗? 2、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在实验室如果要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可用什么方法? 3、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夏天鸡蛋容易坏,有人说,把新鲜鸡蛋在石灰水中蘸一下,就可以延长鸡蛋的保鲜期,你认为此建议合理吗?为什么? | 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一氧化碳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收集方法的关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回答问题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复习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可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并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 ||||
【引入新课】: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二氧化碳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很密切。我们上节课做实验用的二氧化碳是怎样制出来的? | 学生思考、讨论。 | 激发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合理地推测和想象。 引发学生对所见到的事实多问为什么。 | ||||
【引导】: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方法之前,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实验室是如何制备氧气的?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才能顺利地制出氧气? | 学生回忆、讨论、写出大纲 | 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起对新知识的思考。 | ||||
【总结并书写副板】: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1、研究生成该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适当的药品、反应条件、化学反应方程式) 2、选择合适的装置。(发生装置:主要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收集装置:主要由该气体的物理性质觉定。 1、 验满方法: 2、 检验方法: | 和教师一起完成大纲的整理。 | 1、锻炼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总结、归纳的能力。 2、对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 ||||
【提示】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来讨论如何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 【阅读讲解】:指导学生阅读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详细分析。 |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所使用的药品以及反应原理 听讲。 |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理解新知识。 | ||||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该药品可以制出二氧化碳,用其他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与酸反应可以制出二氧化碳吗?家庭常用的纯碱可以代替大理石吗?实验室常用的稀硫酸可以代替稀盐酸吗? |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 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让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观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和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 ||||
【探究活动】展示大理石、纯碱面、小苏打、稀盐酸、稀硫酸等药品。指导探究方法、组织探究活动。 【巡视、指导实验】指导学生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现象。 | 全班分为八个小组,自主选择不同药品进行探究。并由每组组长负责向全班通报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束的时间(以没有气泡放出为准)。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用那种药品最合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增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态度, | ||||
【提问】: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用那种药品最合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 | 讨论并回答 |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 ||||
【讲解】: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比较多。我们要根据反应的速率、收集的难易、药品的价格等多方面来选择适合药品。 | 听讲,通过实验现象印证结论。 |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 ||||
【演示】:教师演示[实验5---8]引 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1、怎样组装仪器?怎样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教师演示并讲解) 2、 当大理石与稀盐酸接触后时,看到了什么现象? 3、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为什么? 4、怎样验满?为什么? 5、怎样检验所收集的就是二氧化碳?为什么? | 对照副板的大纲思路, 听讲并思考、回答问题。 在回答3、4、5问题时,对照氧气,找出不同处。 | 系统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 | ||||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氧气在制备和性质上有哪些相同点、不同点?(从药品、反应条件、装置、收集、检验、验满等方面分析) | 进行简单的讨论与交流 | 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分析,领会举一反三的含义。 | ||||
【讲解】空气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对地球的生态是必须的。但是否二氧化碳越多越好呢?引导学生阅读 | 阅读知识视窗 “温室效应” | 通过阅读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拓展知识面,增强环保意识。 | ||||
【讨论】:自然界中碳元素是如何循环的? | 仔细观察课文彩图,用准确语言进行描述。 | 让学生了解碳循环过程,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 ||||
【小结】:今天我们总结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学习了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了解了温室效应及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循环。 | 听讲,跟随教师思路回忆本节知识要点。 | 进一步理顺思路,理解本节课重点内容。 | ||||
【作业布置】:1、烧水铝壶底部常有一层水垢,经验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应如何洗掉? 2、完成课文检查站内容 | 记作业 | 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 ||||
【板书设计】: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在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三)、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比空气密度大 (四)、验满方法 (五)、检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