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屏 佛山禅城实验高中
内容摘要:“留白”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化学探究实验的实践。以 “问题”、“表格” 留白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开展探究实验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以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探究实验 留白 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目光聚焦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教学“留白”是近年化学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① “留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讲述、讨论、交流等方式明确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提出问题、布置练习等方式留下“空白”,引发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实践与操作、联想与想像、思考与探究,利用自己的想像填补空白,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同时,它给了教师和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通过学生自身去观察、分析、思考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变化的规律,
人教版的化学教材各章节中设有“科学探究”的栏目,通过这些探究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实验时如何适时机的“留白”,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其中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下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实验前以问题为预习形式,设置思路“留白”
在开展探究实验前,老师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步骤等等做好准备的探究实验。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对旧知识进行回忆再现,查资料等方法填补“空白”并在实验验证和比较差异。如在(人教版)化学必修2学习原电池知识时,在科学探究实验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前提出以下问题“1.水果可以放电吗? 2.如果让你动手做一套水果电池装置,你需要准备哪些仪器和材料。3. 构成原电池装置条件是什么?4.怎么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这些问题的设置不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而且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收集素材资料、提出假设的心理准备。在开展探究实验时,学生就会有目的有步骤的开展实验,积极性、参与性也会大大提高。又如:(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科学探究”中,预习问题是:为什么制作Fe(OH)3胶体时要用蒸馏水,而不用自来水?能不能用自来水代替?为什么?
以问题为预习形式,设置思路“留白”,老师布置的问题必须根据特定知识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从学生身边的现象、事实入手,通过设置问题,创造了学生思维上的矛盾冲突,给学生留有思维上的“空白”,从而激起学生通过学习来填补“空白”的欲望,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二、实验过程以表格形式,设置时间和空间的“留白”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在探究过程中保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空白,可以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思考空间、去想象或尝试教师未曾说明的部分。实验前老师只说明实验安全注意点。实验开展过程步骤、操作关键点、现象、结论甚至出现的疑问都由一张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来填写空白。表格设计意图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训练学生从纷繁的表象中提炼问题本质的方法和归纳能力。学生在填补表格过程体会科学研究中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的方法。同时,通过这张表格让老师了解学生实验能力和质疑能力,课中或课后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次指导学生。
如:表格1探究实验
实验1:铜片、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 |
实验2:把铜片、锌片用导线连起来再插入稀硫酸 |
实验3:把铜片、锌片用导线连起来再插入稀硫酸,铜片和锌片之间串联一个电流计 |
现象: |
现象: |
现象 |
说明: |
说明: |
说明: |
结论: | ||
疑问 |
表格2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改变了铜锌原电池的一个电极的材质为铁、碳、锌、塑料等材料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1:电极分别是: |
实验2电极分别是: |
实验3电极分别是: |
现象: |
现象: |
现象 |
说明: |
说明: |
说明: |
结论: | ||
疑问: |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极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仪器使用不正确等状况,老师勿要紧张打断学生实验指正,只需记录出现的问题留待实验结束后,提出来由学生改正。对学生的实验方案不要做结论性的评价,而要引导学生认识实验的思路,通过实验过程要点的分析让学生的思维触摸知识内涵,实验方案是否可行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老师在观察学生过程中留意实验成功组与实验失败组的学生,实验总结时让学生分别做经验交流。从失败的实验中总结出经验,从错误的实验中得到教训,这对学生的实验印象十分深刻。来源于学生的问题,又由他们来解决,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方法。
三、实验总结中增加解决问题方法的“留白”
探究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把实验中有关实验方法的发现、领悟、理解以及疑问总结发言并记录在表格中。对于实验中的反常现象和疑问应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体系,完成确定性的结论“补白”。如Cu - Zn 原电池的现象应该是在正极上有气泡产生,而负极没有气泡出现。但是实际上,正极和负极上通常都有气泡产生。老师肯定学生发现新问题的敏锐性,分析锌片上仍有较多气泡的原因:一、是H+直接从锌片上得电子的阻力还不够大。二、是锌片不纯表面形成了微小电池。引导学生实验验证:将不纯锌作负极的原电池,锌片上有较多气泡产生。由此可见,不纯锌片上自身就形成了许多微小的原电池。
老师还可以通过连续设问、再验证、课内作业等形式来“留白”问题的解决方法。又如让学生上台完成“柠檬原电池” 用灵敏度较高的微型电流计,测出毫安范围内电流。以作业的形式在家里学生根据原电池原理选择不同的瓜果自制瓜果(蔬菜)电池,家里没有微型电流计怎样测出电流,除了利用人灵敏的感觉器官如“舌头”等来感应电流,还有其他方法来感应微弱电流吗?对于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疑问,在课外指导学生通过兴趣小组查资料、网上搜索、讨论等来解决。
四、反思探究实验
常规实验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实验的规范化和形式化且验证性实验偏多,学生做“照方抓药”的实验在某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制约了对学生创造能力。而探究实验的“留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但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有些实验在现有的条件下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面对各种复杂情况就是对老师个人教学智慧的考验。只要实验是安全的,不怕有问题,问题就是需要学习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同时,探究实验“留白”也给老师留下教学反思时间和学习的空间。只有不断提升老师个人学科素养、拓展视野、更新知识,才能引领学生。
参考文献
①宜慧.《浅谈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留白》. 当代教学论坛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