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山市教育局 > 佛山市教育装备网 > 装备研究

从高考生物实验试题看高三生物实验复习教学

发布者: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发布时间:2011-02-16 14:34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小塘分校   劳志坚
 
 
摘要  广东、山东、海南、宁夏、江苏等省区是高考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先行点,2007年始,上述省区是实施新课程标准(江苏省晚一年)后的首届高考,这些省区的高考生物试题或多或少代表着今后生物高考实验试题考查的趋势和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五省区2008、2009年高考生物试题实验部分题目的统计分析,使能更好把握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正确方向,以及更有针对性地组织高三生物的实验复习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生物高考     实验试题      高三实验复习
广东、山东、海南、宁夏、江苏等省区是高考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先行点,生物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首要一个就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验能力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从历年高考考纲及高考试题中看,生物实验方面的考查均占有大份量。本文拟就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省份近两年生物高考实验部分试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比较分析,以期能对我们正确把握高中生物学科课程改革方向,提高新一届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对已经进入新课改实验省区的生物高考实验部分的命题等提供些参考。
一、2008、2009年实施新课标地区生物高考实验部分试题的分析
1、生物高考实验部分试题统计数据
表1.   实验部分试题整体统计
 
试卷类型及满分值
实验试题题号
分值比例
2008
2009
2008
2009
2008
2009
广东卷
单科卷,满分150分
3、5、24、31(2)、35、37、38﹡
5、6、7、9、15、27、36
29分,占19.3%;选做题10分,共占28%
21分,占14%
山东卷
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满分73分
1、26(4)、34﹡
26(4)、27(3)、34﹡
10分,占13.7%;选做题8分,共占24.7%
12分,占16.4%;选做题8分,共占24.4%
海南卷
单科卷,满分100分
21(Ⅰ)、(Ⅱ)、25﹡(1)、(2)
5、13、14、22、25﹡
13分,占13%;选做题8分,共占21%
15分,占15%;选做题18分,共占33%
宁夏卷
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满分90分
2、28(Ⅱ)、29(Ⅱ)、37﹡
32、40﹡
26分,占28.9%;选做题15分,共占45.6%
11分,占12.2%;选做题15分,共占28.9%
江苏卷
单科卷,满分120分
4、7、8、17、18、19、20、25、29、30(3)、31、33、34﹡
6、7、11、13、19、21、23、25、30、32
40分,占33.3%;选做题6分,共占38.3%
30分,占25%;
注:表格中带﹡的试题为选做题,主要考查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的内容。
 
 
表2.    实验部分试题分类统计
 
2008年
2009年
题号
题型
分值
知识、能力要求
题号
题型
分值
知识、能力要求
 
 
 
 
 
广
 
 
 
 
 
 
 
3
单选
2分
质壁分离
5
单选
2分
观察黑藻叶绿体
 
5
单选
2分
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
6
单选
2分
三大有机物的检测
 
24
多选
3分
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
7
单选
2分
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
 
31(2)
非选择
3分
色素的提取
9
单选
2分
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35
非选择
8
兔水盐代谢调节实验设计
15
单选
2分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
 
37
非选择
11分
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7
多选
3分
蝗虫减数分裂
 
38
非选择
10分
微生物分离、培养等考查
36
非选择
8分
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影响的实验设计
 
 
 
 
1
单选
4分
三大有机物的鉴定
26(4)
非选择
4
植物激素(2,4-D)对番茄花蕾坐果率影响
 
26(4)
非选择
6分
实验设计能力综合考查
27(3)
非选择
8
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
 
34
非选择
8分
微生物培养
34
非选择
8
微生物培养
 
 
 
 
21Ⅰ、Ⅱ
非选择
13分
实验设计能力综合考查: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5
单选
2分
考查渗透作用相关知识
 
25﹡
非选择
8分
植物组织培养
13
单选
2分
实验探究能力考查
 
 
 
 
 
14
单选
2分
探究赤霉素与机械破损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2
非选择
9分
实验设计能力综合考查: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
 
 
 
 
 
25﹡
非选择
18分
实验室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有关知识
 
 
 
 
2
单选
6分
实验设计能力综合考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条件、水绵与好氧细菌的关系
32
非选择
11分
土壤中主要动物类群的特点、关系及采集方法等
28Ⅱ
非选择
7分
设计研究课题探究生长素对植物枝条生根的影响
40
非选择
15分
微生物(大肠杆菌)的培养
29Ⅱ
非选择
13分
实验设计能力综合考查,“简要写出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全部丁蛋白的实验设计思路”。
 
 
 
 
37
非选择
15分
胡萝卜素提取及鉴定的方法。
 
 
 
 
 
 
 
 
 
4
单选
2分
色素提取、质壁分离、叶绿体观察、DNA分布
6
单选
2分
根尖有丝分裂
7
单选
2分
观察减数分裂
7
单选
2分
豌豆实验
8
单选
2分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1
单选
2分
酵母菌培养
17
单选
2分
腐乳制作
13
单选
2分
实验设计思路
18
单选
2
DNA提取鉴定、微生物实验室培养
19
单选
2分
酵母菌数量变化研究
19
单选
2分
果醋发酵
21
多选
3分
大分子有机物鉴定
20
单选
2分
植物组织培养
23
多选
3分
DNA提取鉴定
25
多选
3分
植物组织培养
25
多选
3分
实验设计能力考查
29
非选择
7分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
30
非选择
7分
质壁分离、酵母菌呼吸方式、DNA分布等
30(3)
非选择
2分
实验设计能力考查
32(4)
非选择
4分
实验设计能力考查
31
非选择
8分
酵母菌数量变化研究
 
 
 
 
33
非选择
6分
探究渗透作用原理的实验设计
 
 
 
 
34
非选择
6分
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探究
 
 
 
 
2、生物高考实验部分试题分析
由表1表2统计数据可看出:
(1)执行新课程标准的几个省区在高考命题中都对实验部分知识和技能的考查相当重视,尤其是宁夏,2008年实验部分试题连选做题在内,比例高达45.6%,2009年虽然有所降低,但也占28.9%。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江苏省,该地区的生物高考实验部分试题所占比例也相当高,2008年占至38.3%,其它省区也基本占25%左右,由此可见,对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是生物高考一个重要目的,也是生物科考查向科学素养靠拢的表现。
(2)实验内容的考查形式以非选择题为主,尤其采用理科综合卷的省区,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能较深入地考查学生实验基础知识、实验思想、思维过程及实验能力。选择题形式考查也占一定比例,广东江苏卷比例较重,其中江苏卷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大,通过一道题里的不同选项分别考查多个知识点。
(3)实验内容的考查上,不同年份考查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有延续上一年知识点重复考查的趋势,如:广东卷连续两年各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课本实验。五省区生物试卷高频出现的考点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肺炎双球菌转化经典实验”、“部分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色素提取分离”、“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培养”、“有丝、减数分裂”、“重要有机物的检测”、“影响酶活性因素”等。
(4)重视课本实验,实验题的试题背景大多来自考试大纲“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如:广东卷2008年第5题、2009年第5、6、7、15题,直接源自课本。部分试题虽然源于课本,但并不是课本实验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教材中实验的变式与拓展,如:广东卷2008第37题“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2008年宁夏卷28(Ⅱ)题,2009年江苏卷30题就是很明显例子。
(5)实验考查的能力要求,选择题多以识记、分析等较低层次对考纲中规定的常规实验进行考查,非选择题形式的考查内容则考查层次较高,常常是对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查,单一种能力的考查几乎没有。如:2009年江苏卷30题,涉及“质壁分离”、“DNA分布”、“蛋白质提取分离”、“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等跨模块、跨章节多个知识点的考查。2008年广东卷31(2)题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正确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35题考查验证生物学事实的能力,37题考查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和运用图表正确表现实验结果的能力,38选做题考查对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数量测定、无菌操作等基本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生物科学史经典实验所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精神等丰富教育资源对学生潜而默化的教养作用。如:遗传物质发现过程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等经典实验,均在上述省区试卷中高频出现。
二、高三生物实验复习教学的几点思考
1、高度重视实验复习、教材实验复全复透
生物科学是在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求很高,近两年实施新课程标准省区的高考实验部分试题,直接源自课本或源于课本但适当作变式拓展的试题占了六七成。高三复习时间异常紧张,高考中与生物实验有关的考题占了近1/4,虽然我们不可能拿出1/4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生物实验方面的复习,但无论如何,实验专题复习的时间必须保证,可依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安排约15课时,首先把考纲所列课本的必考实验全部过一遍,主要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与步骤几方面过关,重在理解,有条件的学校可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动手做,亲身体验实验的每个步骤和原理,“一个实验即使教师讲十遍,可能还不如让学生动手去做一遍效果好”,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确是没条件做的实验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在虚拟空间获得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理解,其效事半功倍。
2、加强实验能力培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新课程高考对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明确提出以下要求:(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这四方面的要求,是我们开展日常实验教学以至高考复习备考的指南。五省区近两年高考实验部分试题,充斥了考查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题目,例如: 2008年广东卷第35题,该题以某研究小组进行的兔子水盐代谢调节的实验报告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验证生物学事实和分析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要求考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对所预测的实验结果运用所学的水盐代谢相关知识原理进行分析与解释;对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恰当的评价,并运用有关科学实验方法和原理对实验提出后续改进方法。又如:2008年海南卷第21题,该题没有直接考查教材中学生实验知识与实验方法,重点考查验证性实验的设计、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设置以及对相关实验方法的评价等能力。这些题目,对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提出相当高的要求,为此,高三生物实验复习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要重视往年高考真题的训练,由于高考题的命题质量相对较高,通过有计划的系统训练,学生实验思想及实验思维过程会得到有效培养,高考实验试题的解题能力也会相应获得提高。
3、用好经典,适当渗透实验能力培养
新课标生物教材列举有丰富的生物科学史经典实验,如:“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生长素发现过程”,这些经典实验对学生认识、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挖掘价值。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史过程中,能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体验经典实验的设计思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提高科学探究(实验设计等)的方法和能力。为此,在高三生物实验复习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挖掘生物科学史经典实验所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适当变式拓展,努力提高学生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最近一年的高三实验复习教学过程中一些所思所想所结,仅以此与同行交流,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参考文献
1、杨帆,《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标准后生物学科高考设计研究》,选自2008年《教育理论与实践》。
2、施问华,《5省区2008年新课标生物学科高考模式及试卷的比较分析》,选自2009年《生物学通报》。
3、徐继林,《广东省新课改后的生物高考实验题分析》,选自2010《中学生物教学》。 4、吴举宏,《2008年高考生物实验试题评析》,选自2008年《中学生物教学》。

- -
-->
- -